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

ID:20054241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_第1页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_第2页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_第3页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影响的研宄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410219【摘要】目的分析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浓度和主动脉硬化斑块面积的影响,为进行下一步的人体研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建立高脂膳食小鼠动物模型,对象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茶多酚组和高剂量茶多酚组4组,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饲喂进行6周,测定其体内血脂浓度和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比较不同组别小鼠血脂含量,其中四组对象的TG、TC、HDL-C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不同组别小鼠主动脉血脂斑块的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8.7

2、7,P=0.00)。结论适量茶多酚的膳食有助于降低高脂饮食所致的血脂浓度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关键词】茶多酚;高脂膳食;小鼠血脂茶多酪复合物(teapolyphenols,TP)是从绿荼中提取的一类多径基酪性化合物,含有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色素类和酚酸等4大类30余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茶儿茶素及其衍生物[1]分子兵有A-苯基苯并二氢毗喃为主体的基木结构,其活泼的羟基能提供氢,是一类天然的抗氧化剂。据报道[2-4]茶叶及其提取物具有消除自由基、抗癌防癌、降血脂血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牛.物学。木实

3、验通过建立高脂膳食小鼠动物模型,观察茶多酚对高脂膳食小鼠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合理膳食提供指导意见。1对象与方法1.1实验前的准备:选用周龄相近(最多不超过一周)同一批次并且体重相差无几的雌性小鼠,井40只(考虑到模型制备过程中小鼠的死亡率以及设立多组实验),体重14-16克。让小鼠自由进食、饮水,适应环境至少一周后开始实验。1.2实验分组与处理:将适应环境后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小鼠按体重排序,由轻到重,排出1-40序号,查随机数表,将所得随机数按大小排序,按从小到大分为4组)且分笼编号以便于对

4、不同组小鼠的管理与观察。(1)正常组(n=10)喂普通全价小鼠饲料,清水自由饮用;(2)模型组(n=10)喂高脂饲料(普通全价小鼠饲料+0.5%胆固醇+5%熟猪汕),清水自由饮用;(3)低剂量茶多酚组(n=10)喂高脂饲料+低剂量茶多酚(0.2g/kg);(4)高剂量茶多酚组(n=10)喂高脂饲料+高剂量茶多酚(0.4g/kg)。茶多酚结晶溶于水中自动饮入,每天在研究者注视下饮尽茶多酚后再另加清水自由饮用。茶多酚U服剂量为每天每只小鼠每克体重IJ服200ug(200Ug•g-l•d-l),

5、每5天称体重1次调整口服量。茶多酚在相关医药公司购买,喂食后将小鼠单笼饲养,共养6周。1.3测量指标(1)血脂测定: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5]。(2)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用北航CM—2000B生物医学图像分析管理系统处理图像[6】。2结果2.1不同组别小鼠血脂含量的测定比较不同组别小鼠血脂含量,其中四组对象的TG、TC、HDL-C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具体见表1。注

6、:*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我国已批准茶多酚为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医学实验中有较多发现。大鼠体内实验发现TP能降低血,rc、,IG水平[6]。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色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己较多[7]。而国内关于茶多酚对高脂膳食的血脂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发生与血漿脂质密切相关,能显著降低血脂浓度和动脉粥样硬化面积。与美国《过敏和临床免疫学》杂志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实验结果相一致[8】,而对人

7、体的具体影响值得进-步深入研宄。参考文献:[1]MillhomDE,RaymondR,ConfortiLctal.Regulationofgeneexpressionfurtyrosinehydroxylaseinoxygensensitivecellsbyhypoxia[J].KidneyInt,1997,51(2):527-535.[2]BuchheitM,SimonCViolaAU,etal.Heartratevariability/nspoaiveelderly:relationshipwithdai

8、lyphysicalactivity[J].MedSciSportsExerc,2004,36(4):601.605[3】]张沛然,郭改会.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及分类[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3)1008-1089.[4】王桂枝,石德时,毕丁仁,等.氯霉素免疫原的合成与鉴定[儿中国兽医学报,1998,18(3):163-167.[5]CammAl,MalikM,BiggerJT,et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