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

ID:2005888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_第1页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_第2页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_第3页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课堂诵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诵读:衡量一节语文课的优劣,在某种意义上要看学生读的分量的多少,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就没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望忽视课堂诵读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诵读  关键词:转变观念;加强;课堂诵读;前提;根本    一、大奖赛引发的思考  看罢“《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喜忧参半,喜的是其中不乏佳作,令人拍手称绝。忧的是相当一部分经过“层层过滤”的选手们在教学观念上竟然也忽视课堂诵读。这不仅仅是几个人的观念,他

2、们代表全国许多教师的教学倾向,代表着一种思潮,一种流派。它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它追求的是一种形式美,是教师教学技巧的大表演,是教师才华的大展现,却忽略课堂诵读训练。  这种课堂教学,展示的是教师,贻误的是学生。学生上课似懂非懂,懂而不会;下课竹篮打水,行囊空空;教师潇洒,学生轻松。听似一首歌,看似一场戏,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袅袅娜娜地飘到九霄云外。有人形象地描绘这种课:语文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可教师手里却拿着一把解剖刀,到头来教过的不识,学过的不懂,做过的不会,难怪十年下来,2700多个课时的语文教学,学生

3、驾驭文字的能力,不及旧时读几年私塾的童子,岂非咄咄怪事?  二、课余时间不富余  曾经在教学研讨会上,我批评过这种形式主义教学观,但有人认为“学生读书可放在课外,否则老师讲课哪有时间。”我看,老师的时间可多可少,学生用多了,老师就少了,甚至不用,一位大师说过“教师要学会‘懒’”。学生课外会不会读,暂且不说,先看学生课余有多少时间读书。一天24小时-学校7小时-睡眠9小时-吃饭、走路、生活琐事4小时-家庭作业2小时(毕业班一般在3小时)=2小时,这两小时是自我支配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又分散在早晨、中午、傍

4、晚,除了早晨时间可用来读书外,据心理学家分析,中午、傍晚是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时间。我从教二十余年,很少看过学生在此时诵读过课文。  至于早晨那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不说其他科目要抢占,就是所有时间都用于读语文也不算多,尚且学生是不是都会读书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据我调查:农村中小学,30%早晨不读书,30%间歇性读书,只有少数同学勉强坚持读书,平均时间也不足20分钟。城市学生比例稍高一点,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读。我的小孩,数年来在家造成读书平均不足3分钟。因此放弃课堂诵读的机会,把希望寄托课外的观念是

5、欠考虑的。  三、古人崇尚诵读  古人是非常推崇读书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选》烂,秀才半。”这都是古人诵读的切身体验。古人从《三字经》、《千字文》背到《四书》、《五经》,从早背到晚,从初一背到十四,十五日要“查课”,即把前半月的内容整体背诵,十六到三十日又要“进课”,演绎着前面的苦读。这样背到几年后,先生才“开讲”,而此时童子大多已心神领会了。有人统计过,参加科考的考生,要背《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诗经》等四十余万字的作品

6、,还要看大量的非经典、史书的文学作品,安贫乐“读”,习惯成自然,所谓“万金之富,不易吾一日读书。”“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古代“大家”在诵读方面,为后人留下光辉典范。韩愈“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口舌成疮”,欧阳修“昼夜废寝忘食,唯读书是务”,黄庭坚十天背完《春秋》,现代作家矛盾,因袭了古人读诵法,能将《红楼梦》一字不漏地全背下来,看来古之“大家”出于背,不无道理。  四、语感源于读  汉语文字的学习,有其特殊的规律,首先必须“入于其内”、增强语感。吕叔湘大声疾呼:“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

7、生的语感。”叶圣陶也强调:“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诵读是增强语感的最重要的途径,而语感是以积累为前提的,只有日积月累,诵读到相当数量的文章,语感才有一定的深度,才能水到渠成。清代学者戴震指出:不重视诵读“犹渡江河弃舟楫,欲登高而无梯也”。因此,从小注意培养他们的“背功”,当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诵读可以加深语言在头脑中的痕迹,读得越熟痕迹越深,以致终身不忘,因此,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不失农时的播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要适时撒播。  总之,中

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离开“读”,撇读而教是舍本而求末,这样的课,即使再动听也是不全面的,也是离纲背本的,因此衡量一节语文课的优劣,在某种意义上要看学生读的分量的多少,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就没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更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望忽视课堂诵读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课堂诵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