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ID:20060557

大小:65.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_第1页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_第2页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_第3页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_第4页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是我国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关键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01-03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目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何实现振兴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取得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利地迈向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发展阶段,在战略选择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后来,把经

2、济与社会联系起来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应该说是战略研究的一大进步。而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引起人们特别是决策者广泛和高度的重视,即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虽然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生态环境对自己的威胁,但是还没从理论高度来认识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关系,还没有将二者的关系摆在发展战略的地位,经济建设缺乏协调发展的理论做指导。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分析研究这个问题。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们比较清楚:经济是基础,社会的发展依赖于这个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

3、系却易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常常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生态的制约条件。其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本质联系。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可分离,生态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基础。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也就是说,社会生产的过程,就是变自然资源为社会财富的过程,是社会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社会生产所需的全部物质要求,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和生态

4、环境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经济系统的运行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无不取自于生态系统。有的生产部门直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如农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和部分化学工业,它们把自然物直接转化为社会产品。其他生产部门则把上述生产部门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棉花等),进行再加工、深加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社会商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那些进入社会生产过程,而又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的物质,就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以废气、废水、废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产品通过消费,又会变成垃圾或废弃物返回自然界。社会产品就是在这个大自然循环往复。离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个基础

5、和条件,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永续生存。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起着基础性的决定作用,经济发展必须凭借和依赖生态系统。第二,经济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强烈的反馈作用,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主导。经济发展是以生态资源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生机勃勃的强有力的经济活动又会对生态系统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增强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能力,维持生态经济平衡,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另一个是消极的方面,违背生态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又会干扰生态系统的

6、正常运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物质循环率和能量转化率下降,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态平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积极的主导作用,而限制其消极的作用。由于人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主体,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力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对森林、土地、草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勘察规划,可以从量上确定森林开采量与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长量与载畜量之间的比例,矿产资源开采量与贮藏量之间的比例等从而达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维护生态平衡。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7、人们对资源的幵发利用与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原始农业时期,生产比较简单,经济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与环境的破坏作用较小,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处于防御、被动和适应的地位,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在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力也随之日益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急剧发展。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城市兴起,都导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无节制地追求短期经济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