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

ID:20062168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_第1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_第2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_第3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_第4页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外科姑息性治疗进/PC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810001【摘要1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是指因恶性肿瘤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肭汁排出受阻一组疾病。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多数患者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外科姑息性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内镜及介入技术发展较快,MOj外科姑息性治疗获得了较多进展,以姑息性胆汁引流技术为主的外科术式获得了较大成功。木文对传统姑息性引流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从内镜及介入技术入手,重点分析了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PTBS)、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EBMSD)两种主流术式治疗进展,旨在为MOj外科姑息性肭汁引

2、流治疗提供一些临床参考资料。【关键词1恶性梗阻性黄疸;外科;姑息性治疗;肿瘤人体肝内胆管解剖结构极为复杂,密布血管,而MOj发病位置多毗邻肝门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因而对于MOj患者而言,根治性手术基木无实施价值,姑息性胆汁引流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治疗方法。MOj患者胆道被肿瘤压迫或浸润,因而造成胆汁淤滞,大量胆红素入血,可直接引发内毒素血症和重要脏器损伤,因而需尽快引流胆汁,控制血液中胆红素和胆汁酸盐水平,减少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及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近年来,外科常规开腹减黄手术逐渐被各类内镜及介入技术介导的微创术式所替代,MOj外科姑息性治疗进展较快,现报道如下。1开腹胆肠内引流

3、治疗进展传统姑息性外引流胆汁减黄治疗,不仅手术创伤性大,而且患者需长期配置引流管引流肭汁至体外,易引发机体内环境改变,引流管易脱落,患者生活质量较差,逐渐被胆汁内引流术式所替代。开腹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是MOJ外科姑息性治疗常用方法,对于无根治性指征的MOj患者,可直接行胆肠吻合内引流姑息性治疗,釆用胆总管-空肠Roux-Y(Roux-en-Y正确写法)吻合术,解决梗阻问题。对于恶性肿瘤广泛侵犯肝脏及胆管组织者,左谷肝管均部分受累者,本术式较为理想,可采用胆管-空肠侧侧吻合方法,术后再次堵塞或吻合U狭窄发生率较低,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好,生存期大大延长[1】。但是,该术式属于开腹术式,对

4、于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不佳患者,应做好术前综合评估,避免术中死亡或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升高。2内镜及介入治疗进展在众多介入、内镜治疗术式中,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PTBS)、内镜胆管金属支架引流(EBMSD)为主流术式,其借助PTCD置入支架行胆肠内引流术,重新将胆汁流入消化道,改善肠道消化功能。为此,下文将着重介绍PTBS和EBMSD,如下:2.1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PTBS)恶性梗阻性黄疤多由原发病灶或转移病灶引起,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多数患者存在转移灶,原发灶和转移灶侵犯累及肝内外胆管导致梗阻发生,经皮肝穿刺脶管支架置入(PTBS)引流效果与传统幵腹减黄术式相当,但微创优势

5、明显,适用于高危、重症、耐受性较差的恶性梗阻性黄疤患者。PTBS术前需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胆红素、肝肾功能等生化水平,完善腹部CT/MRCP检查,以确定梗阻位置、范围及周围累及器官组织等信息,并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做好术中准备及应激(应急)处理[2]。对于癌灶侵犯左石肝管致双侧梗阻、单侧肝管梗阻及胆总管末端梗阻者,均可采用PTBS术治疗。患者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减轻胆管压力、减少炎性物质释放,然后从胆管病变段近端置入导丝,直至通过狭窄段,然后造影确定梗阻情况,评估记忆镍钛合金支架放置位置(狭窄胆管部),置入球囊扩张后,将支架送入预定位置,支架膨胀至超

6、过狭窄段,再行胆道造影,确认胆管通畅即可。PTBS术后需留置引流管48〜72h,引流量显著减少、胆道造影显示未再次梗阻后,即可拔管。与传统开腹术式相比,其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创伤性较小,术中出血量仅为开腹术式20%~40%左右,同吋患者术后恢复较快,麻醉消退后即可饮水、进食,术后2〜3d基本可过度至正常饮食,对于营养状况不佳患者而言,该术式较为理想。在减黄效果方面,国内PTBS相关文献报道,其临床疗效与开腹术式相当,但是恢复速度较传统术式提升60%以上,患者术后1〜2d即可下床活动,住院吋间也可缩短3〜5d[3]。在术后并发症方面,PTBS胆漏、内出血、胆管炎/胰腺炎、感染等并发症

7、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PTBS术后并发症风险较低,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MO」导致胆红素入血,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引起胃肠道黏膜屏障损害,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并引发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全身性症状,虽然可短期纠正该问题,但是仍需彻底解决术后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隐患。传统外引流胆汁治疗,使得胆汁大量丧失,术后易引发电解质及酸碱失调,而内引流的方法不改变原有的胆汁流向,维持了胆道的正常解剖结构,不改变胆汁流经途径和方向,因而可彻底解决电解质紊乱等问题,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