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

ID:20067522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_第1页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_第2页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_第3页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_第4页
资源描述:

《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绞股蓝与其混淆品乌蔹莓的鉴别【关键词】绞股蓝乌蔹莓形态特征药理药效  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简称GP)和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Thunb.)Gagnep)均为中草药,早在明代的《救荒本草》和《本草纲目》中就有可作为野菜食用和药用的记载。绞股蓝主要以茎、叶入药,有消炎解毒、强壮滋补、止咳祛痰之功效。研究证明,绞股蓝含有类似人参皂苷的成分,又因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被喻为“江南人参”,被广泛开发利用[1]。乌蔹莓以全草或根入药,有清热利湿之功效。其有效成分和功效与绞股蓝相差

2、极大,但其营养器官的形态却与绞股蓝极其相似。绞股蓝和乌蔹莓的生长环境相似,而且全草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形态特征,不论是鲜草还是干草都较难分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两种草药,现将两者的区别介绍如下。  1生态环境比较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别名有七叶胆、小苦药、小芍药云、公罗锅底、遍地生根等。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绞股蓝生长于山间、堤坡或沟旁的阴湿环境中,以山间林下阴湿而有乱石的环境中较为常见[2]。乌蔹莓为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别名有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红母猪藤、五叶莓、地五加、五将草、过江龙、止血藤、乌蔹草、五月莓、五月藤等。以全草入

3、药。乌蔹莓生于山谷、山坡、旷野、路边、堤岸、沟旁的林中或灌丛中,常攀附于它物上。  2形态特征比较(性状鉴别)  绞股蓝为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长1~1.5m。根状茎细长横走,长50~100cm,直径粗者可达1cm,有分枝或不分枝,节上生须根。茎细长柔弱,节部具疏生柔毛或无毛,干燥后表面棕色或暗棕色,具纵沟。卷须分2叉或不分叉,腋生。叶膜质,互生,通常有5枚小叶组成鸟趾状复叶,有时为3或7枚;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有小叶柄,长约2~7cm,中间小叶长3~9cm,宽2~3cm,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叶边缘有锯齿,背面或沿两面叶脉有短刚毛或近无毛,两

4、侧小叶成对,较中间叶小,着生于同一小柄上。夏季开黄绿色花,圆锥花序,腋生,疏松,总花梗细长,约10~20cm;花单性,雌雄异株,花梗短,苞片钻形,花萼裂片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裂片披针形,先端尾状长尖,长约2.5mm;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子房球形,2~3室,花柱3,柱头2裂。果实球形,浆果,直径5~8mm,绿黑色,上半部具一横纹,种子1~3粒,种子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4mm,两面有小疣状凸起或皱纹。花期7~8月,果期9~10月[3]。  乌蔹莓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茎横走,小枝圆柱形,幼枝绿色有柔毛,后变光滑无毛,老枝紫绿色,有纵棱纹,无

5、毛具卷须。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膜质,互生,小叶5枚,排成鸟趾状复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约2.5~7cm,宽1.5~4.5cm,柄长2~3cm,叶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锐锯齿,基部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cm,宽0.5~3.5cm,顶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6~15个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微被柔毛;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两侧小叶成对着生于同一小叶柄上,但又各具短柄,侧生小叶总柄长0.5~2cm,中央小叶柄长0.5~2.5cm,总叶柄长1.5~10cm。夏季开黄

6、绿色小花,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梗,梗长1~13cm,无毛或微被柔毛;花梗长约1~2mm,几无毛;花蕾卵圆形,高1~2mm,顶端圆形;花萼蝶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花瓣4片,对生,三角状卵圆形,高1~1.5mm,外被乳突状毛;雄蕊4枚,对生,花药卵圆形;花盘发达,4浅裂;雌蕊1枚,子房上位,2室,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微扩大。果实为浆果,近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2~4粒,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花期5~8月,果期8~11月。  3组织构造比较(显微鉴别)  3.1叶的横切面比较  绞股蓝叶

7、的横切面表皮外被有一层角质层,上、下表皮均有腺毛和非腺毛;主脉维管束一个,双韧型,成月牙状;木质部导管周围有纤维束散在;中脉上、下方凸起处的皮层处有2~3列厚角细胞。乌蔹莓叶的横切面表皮外方被有薄的角质层,上表皮可见非腺毛;叶肉组织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散在;中脉由4个外韧维管束组成。上、下方凸起处,有若干列厚角组织分布。  3.2茎的横切面比较  绞股蓝茎的横切面呈五角形或多边形,表皮由一列长形细胞组成,外被薄的角质层,上有多细胞及单细胞非腺毛;皮层外方角隅外有厚角组织,内方有成环的纤维束;数个双韧型维管束散在排列成环,髓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粒。

8、乌蔹莓茎的横切面呈不规则椭圆形,表皮细胞外被有乳状突起的角质层;皮层狭窄,棱处有厚角组织散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