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ID:20075696

大小: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蜂蜇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蜂哲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遂宁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遂宁629000)【摘要】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A-REVOLUTION血凝仪测定73例蜂蜇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蜂蜇伤患者APTT较健康人明显延长(P<0.05),PT、TT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Fib较健康人降低(P<O.05)o结论:APTT延长、Fib降低,提示蜂蜇伤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凝血指标

2、监测对蜂蜇伤患者的病情了解及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关键词】蜂蜇伤;凝血功能;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065-02蜂毒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呈酸性,易被碱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能损害心肌、肾小管和肾小球,尤易损害近曲肾小管,也可引起过敏反应。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

3、、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木文通过对73例蜂蜇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Fib)、凝血酶时间(TT)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蜂蜇伤患者,其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17〜85岁,平均55岁。对照组为7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16〜70岁,平均47岁,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无疾病史。所有患者采血前2周内未使用止血和抗凝药物治疗。1.2标本米

4、集所有的病例及对照组均需采集足量空腹静脉血,并与含109mmol/L的枸橼酸钠混合于真空采血管中(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9),以3500r/min进行离心lOmin,分离得到的乏血小板血浆用于PT、APTT、TT、Fib测定。所有标本试验均在血样采集后2h内进行分离血浆,并ii在4h内完成测试。1.3检测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STA-REVOLUTION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均采用凝固法。并使用STAGO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质控物。每天幵机后进行室内质控,结果均在范围内方进行标本测试。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

5、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每一组数据均以x-&PlUSmn;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后组间两两进行比较,方差齐句采用LSD法,方差不齐同采用TamhaneS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蜂蜇伤患者的APTT较健康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T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Fib较健康人降低(P<0.05)。见下表。2.讨论正常机体内凝血和抗凝血功能保持动态平衡,凝血因子的增减或纤溶系统活性的高低均可影响这种平衡。蜂蜇伤主要见于农村、山区,夏

6、秋季节发病较多。蜂毒的主要成分为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毒液奋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触而启动。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时,首先是FXD结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为FXIIa。FXIIa的主要功能是激活FXI成为FXIa,从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此外,FXIIa还能通过使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而正反馈促进FXIIa的形成。从FXII结合于异物表面到FXIIa的

7、形成过程称为表面激活。表面激活还需要高分子量激肽原的参与,它作为辅因子可加速表面激活过程。蜂毒里的组胺、五羟色胺、缓激肽、透明质酸酶等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暴露血管内皮下组织因子,激活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而使APTT延长,Fib降低。通过对蜂蜇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病情了解及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冇良好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张琳,唐沪强.胃癌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2):166.[2]金摇波,樊爱军.蝮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意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207.[3]EdwardsRL

8、,RickiesFR,MoritzTE,etal.Abnormalitiesofblood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