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

ID:20076697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_第1页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_第2页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_第3页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_第4页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近代典志体史书述论典志体是历史编纂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本文拟对近代典志体史书的种类、典志体史书的划分、典志体编纂的特点等作初步梳理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一、近代典志体史书的种类典志体史书《四库全书》称为“政书”是中国历史编纂学中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它分门别类地汇辑与缀合各方面典章制度,在历史编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依据政书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把政书分为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六小类。但至近代,典志体史书日益浩繁,中央和地方对于典志的需求以及学者对典志书认识不断深化,故有关

2、典志体的分类更加细致而丰富。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在接续四库馆臣分类的基础上,将晚清典志体史书进-步细分:“今日官书,如品级、处分、赋役、漕运、盐法、税则、学政、科场、枢政、军需、刑案、工程、物料、台规、仪象志、各部则例之属,各有专书,所司掌之《四库》皆不著录。各省官司以吏牍编纂成书者尤多,其纲要已具《会典》诸书,并散见《经世文编》中”。这种分类,_方面扩大了典志书范围,-方面反映了晚清以来曰益复杂的典章制度细分之需要。民国时人范希曾根据民国政治的新特点,对典志体史书种类作了进一步补充:“此所云今制,

3、已成古制,民国以来之政制,当于法令、议案、报章、年鉴等种求之。”这反映出因时代变化,典志体史书亦须适应时代之变化。民国时期,对于典志书的分类更为详细,有通制,典礼(通礼、祭礼、万寿、大婚、临幸、谥讳、纪元、科举、宫闱、杂仪),职官(官制、官箴),邦计(理财、全国财政、各省财政、关榷、漕赋、海运、盐法、捐税、货币、荒政、杂录),邦交(总录、中俄、中曰、各国、租界及领事裁判权、商约、国联),军政,律例,诏令,章则,奏议,议案,实业,交通,教育,党务,公报(中央、省府、市县),杂录,等等。及至当代,学者对

4、典志体的类目设置又有了崭新的思考。比如,在重修〈清史》的过程中,修史专家提出《清史•典志》新设《思想文化志》的必要性,认为需要从当代的历史观和历史视野重新梳理及解读清代思想文化。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为清代‘思想文化’立专志,正是在对传统史观进行反拨,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新修《清史》为〈思、想文化志》立项,将体现新时代的新的史学认识,是历史编纂学上的创新”3。由此可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典志体史书的分类越来越细密和完善。近代是典志

5、体史书辉耀史坛的历史时期。典志体史书因为其与社会政治和制度运作密切相关,又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思潮相契合,故在官修和私撰两个层面都受到了极大关注,出现了一批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典志体史书。官方层面,主要有《大清光绪会典》以及中央各部的则例、翰林院开馆编纂的《各国政艺通考》等。私修层面,主要有刘锦藻的〈《青朝续文献通考》、各朝会要以及魏源、徐继畲、黄遵宪、王先谦等爱国史家先后撰成的名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日本国志》、《五洲地理志略》等。清末“新政”因学习西方政艺,所以急于编纂成书,但该书搜

6、采不易、部帧繁富,虽历六年葳事,该书在门类上与各书局所编纂的政艺之书仍然略显疏略。究其原因在于编纂部头较大、且涉及西方政艺之学的百科全书,需要编纂者具有开阔的西学视野、明确的编纂宗旨、强有力的编纂班底以及丰富的西学原典史料,但翰林院诸臣在西学素养和史料方面不具有任何优长及优势。(五)西方历史地理类典志体史书编纂关于这一类典志体史书,学术界对其分类有不同的观点,有一些港台学者认为这类史书不是纯粹意义的典志体史书,但我们认为这类史书主要仿照典志体而来,是适用近代客观历史现实而创制的崭新的典志体史书。正如

7、陈其泰所指出的:中国史学发展到晚清,新的时代需要推动历史编纂的发展,一批见识卓越的史家均重视对典志体的改造。这一现象实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典志体史书有两大特点:_是内容包涵宏富,适于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各方面情状;二是篇目设立极具灵活性,可根据需要增减、扩充,储备新知识,发表新见解。笔者赞成陈其泰先生的观点。魏源、徐继畲、黄遵宪、王先谦等史家先后撰成的名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曰本国志》、《五洲地理志》,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独具特色的编纂方式,在近代史坛大放异彩。这些史书能够突破传统典志体史书

8、的编纂方法,在编纂的指导思想方面,以某一志目为全志的“总纲”来结构全篇。例如《海国图志》以《筹海篇》为全书之总纲,其他志目则从不同层面呼应该志目。再如《日本国志》以個统志》为纲总揽全书,显示了黄遵宪高超的驾驭典志体史书的技巧。上述典志体史书,还根据晚清变化发展的形势,力图设立新的志目,扩大典志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的容量,尽可能包蕴所记国家的重要典章制度。如王韬撰著《法国志略》的目的在于‘‘一国的典章制度,粲然以明”,故其典志的叙述根据法国历史的实际,对近代法国出现的新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