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ID:20079900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_第1页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_第2页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摘要】目的 能够有效地在静脉输液中做好职业防护,降低针刺伤、锐器伤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目前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和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对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提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避免发生针刺伤、锐器伤。【关键词】静脉输液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新的诊疗技术、治疗仪器、抗菌药物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类型的变化,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1]。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国家

2、发改委统计,2009年一年中中国医疗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了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以我院输液室为例,每天的工作人数平均为8人,而输液量都在60±次/人,并且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大,护士同时还要面临多种突发事件,如发生输液反应需及时抢救,就需要多名护士来共同处理。在这种高强度的负荷下,怎样有效地做好针刺伤和锐器伤的职业防护。1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1.1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在流感的时期,很多的医护人员因没有做好个人防护而被感染。同样在特殊时期为患者诊疗和护理过程中,也更应该做好自我防护。

3、事实上在很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不是按照防护要求去做或自行简化操作流程。比如:在输液过程中不知该如何避免掰安瓶时被割伤、扎伤,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处理不当,是否该用手直接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虽然这些伤害只是对皮肤的完整性有损伤,但同时也增加了被感染的风险。在我院,医院感染科已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建立了锐器伤登记本,要求发生事故第一时间上报感染科。毛秀英调查432名实习护士,10个月实习期间93.3%的护生发生锐器伤,平均6.4次/人,其中以针头和玻璃伤为主,占80.33%,被污染物刺伤者占37.7%[2]。1.2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静脉输液过程中经

4、常会出现护士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技术不熟练练,没有掌握好配药技巧、穿刺技巧、拔针技巧等进而就会导致被针刺伤或锐器伤。1.3医疗单位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建立了只是流于形式近年来,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逐渐被重视起来,但防护器具的使用还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为了节约成本,有时是为了迎接检查而使用。陈照坤调查了6所基层医院,有95%的人认为医院防护用具不到位,其原因是医院没能按规定进购和提供防护用具[3]。1.4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在我国,从事护理工作的多为女性,既要为家庭琐事分担又要经历生理周期所带来的困惑,同时还要担负面对工作中一切随时遇到的突发事件,

5、及医院制度下定岗定编的安排。有时会因首次穿刺不成功,导致护患矛盾激化,甚至患者或家属语出伤人。长期的精神高度集中、工作负荷大、生物钟紊乱,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进而会使在工作中发生刺伤的几率增加,同时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增加。2 静脉输液中医护人职业防护的措施2.1建立健全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合理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是保护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法宝,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提高对职业防护的认识程度。2000年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于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

6、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但事实上很多的医务人员因工作忙,没有这么做,进而增加被刺伤的风险。2.2加强全员的培训和实习同学的带教对各级的医务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通过医院内部的宣传平台,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掌握预防医疗锐器伤的措施。同时医护人员应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其他管理与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对来医院实习的同学加强职业防护培训,选择国内外相关的感染事实例,大家一起讨论互动,加深对安全防护的认识。医院必须对新上岗员、进修生、

7、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小于3学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坚持不参加培训,不允许上岗的原则。同时带教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反复提醒,强化记忆。2.3防止针刺伤首先,要认识到与针刺伤有关的不规范操作。表现为:将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分离、清洗;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帽,将针头放在不耐刺的容器里;用过的注射器未及时处理针头等。其次,要关注到针刺伤不仅仅是对皮肤完整性的损坏,而是在于刺破后传播疾病,尤其是血液疾病的传播,如乙肝、艾滋、梅毒等。要建立刺伤记录登记本,详细记录针刺的发生的原因。再次,改变导致针刺伤行为的发生。不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用过的

8、注射器、输液器分别用锐器盒掰掉、剪掉针头,其余部分放入同一黄色医用垃圾袋内,送固定地点统一回收处理。对于发生针刺伤的个案,由医院感染办组织全员职工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