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ID:20081349

大小:7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_第1页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_第2页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郭婷(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丙渭南714000)【摘要】木文结合与干扰素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对其信号转导、抗病毒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的只体情况进行综述,仅供参考。【关键词】干扰素:信号转导:抗病毒: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135-02病毒是寄牛.于细胞内的微牛.物,因多数细胞对病毒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遭受病毒感染时会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产牛.天然免疫反应。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要晚

2、于非特异应答,在感染初期多通过天然免疫系统对病毒的传播和复制进行限制,最先被激活的是I型IFN基因(干扰素的一种),该基因因子也就成为了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而抑制细胞对该类因子的应答则成为了药物作用的靶点,备受临床重视。1.干扰素的信号转导及其抗病毒基因1.1干扰素的信号转导根据IFN的抗原性及分子结构,可将其分为IFN、IFN、IFN、IFN和IFN等多个种类,分别由不同数量氨基酸构成,各亚型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药用作用基木一致,以IFN为例,由白细胞或成淋巴细胞产生,156〜166个氨基酸组成,

3、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病毒药物之一,有IFN-2a、IFN-2b、IFN-2c等多个亚型[1]。根据IFN信号传导途径的不同,可将IFN、IFN、IFN和IFN归为I型为IFN,IFN归为II型为IFN,前者通过与高亲和力浆膜受体结合,可使jakl和Tyk2磷酸化,并将信号转导与相关调节因子结合成复合物,在转入细胞核后再与ISRE相结合,最终激活IFN刺激基因,实现ISG转录;后者通过与SH2-磷酸酪氨酸作用,诱导STAT1同型聚合成GAF,再与自身活化序相结合,最终刺激相应的基因转录。研究表明,由IFN刺激产生的

4、基因产物具奋较强的生物活性,具体表现为抗增殖、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作用[2】。1.2受IFN刺激的抗病毒基因基因芯片实验证实,受IFN刺激的基因包括抗病毒基因、激素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受体因子等,大约300多种,苏中抗病毒基因共8个,分别为IFNAR1、IFNAR2、PRKR、MX1、MX2、GBP2、SCYA5及OAS2等,不同种类基因的活性、效用以及作用靶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IFNAR1和IFNAR2均是IFN、IFN的受体,但是前者表现为酪氨酸磷酸化效用,作用于jaks、STAT、Tyk2等,后者则为信号转

5、导,作用于STAT1、jakl等[3]。在这些抗病毒基因中,MX1和MX2可抑制多种类型的RNA病毒转录,但是对DNA病毒的作用较小,而OAS是一种受IFN诱导的蛋白质家族,通过激活RNA、降解mRNA,可起到较为显著的抗病毒作用。1.干扰素在临床的具体应用2.1干扰素信号转导中病毒因子干扰素是宿主抗病毒应答反应的主要成分,由于很多病毒都能够产生病毒因子并激活IFN信号传导与其相关抗病毒效应,如来自仙台病毒的SeVC蛋白,是一种带有负调节作用的病毒因子,通过I、II型IFN信号途径而抑制酪氨酸磷酸化,最终使细胞

6、失去对IFN的应答,该类病毒因子还奋MeVC、MVV、NipahV蛋闩等,但因来源不同,各自靶途径、抑制作用及其产生的结果也不同,再•冇就是带有正调节作用的病毒因素,如来自EBV病毒的SM核蛋白,通过I型IFN信号途径可增加STAT1的累积,从而起到正调节作用[4]。感染机体的病毒在应答途径上以负调节居多,为有效预防此类病毒的感染,明确其发病机制,找到药物干预病毒致病的靶点尤为必要。2.2干扰素抗病毒的临床应用IFN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IFN,可用于抗HCV、CHB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CV是引起慢

7、性肝炎等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用药物为IFN制剂,相关药物也是0前少数疗效较为确切、己经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认可的药物,近年来相关报道显示,很多患者在单独应用IFN吋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抵抗现象,为扭转这一状态,0前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方法,采用IFN联合利巴韦林等,可引起患者对病毒持久性的应答。IFN治疗CHB的时间已经近30年,相关治疗方案非常成熟,其适应证为HBV复制慢性活动性肝炎,即在病毒复制时,该类药物可充分发挥其抗病毒作用。再有就是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防治,由于IFN可增强病毒

8、感染患者的天然免疫能力,进而对病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1.小结干扰素可用于治疗不同病毒引起的感染,苏广谱抗病毒效能使相关药物制剂在临床上得以广泛推广,如IFN制剂就己成为抗HCV、CHB病毒的常用药物,而iL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大量临床实践证实,IFN制剂联合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药物,取得的抗病毒效果更为理想,基于干扰素临床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相关药物研发取得的新进展,其在抗病毒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