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辈的事迹

革命先辈的事迹

ID:2008267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革命先辈的事迹_第1页
革命先辈的事迹_第2页
革命先辈的事迹_第3页
革命先辈的事迹_第4页
资源描述:

《革命先辈的事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革命先辈的事迹丁惟汾,字鼎丞,xx日照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社会活动家。1907年,任xx法政学堂校长。1912年,任国民党xx党务主任、省议会议员,xx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北京办事处主任。1926年,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执委常委。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导长、教育长、中执委秘书长、监察院副院长。1954年,在台北去世。1874年11月6日,丁惟汾出生于日照农村,幼年在其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闲暇时协助家里从事农业劳动。丁惟汾不擅长诗词,精习《左传》、《史记》等书,尤其喜爱文字

2、、音韵。青年时代参加过县学考试,是廪生。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丁惟汾的父亲丁以此,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由于家贫,无力举业,只能以教私塾维持全家生计。一生仕途无望,对清末政治腐败深为不满,崇尚西方民主思想,对子孙后辈经常灌输民主共和的主张。据其孙丁基实回忆,丁家书房门上就贴着祖父题写的欧风美雨留嘉客,古史今书读幼孙的对联;甚至在菜园门上,也贴有闲时铲平专制草内容的门对。受父亲的教诲,丁惟汾凡事身体力行,丁以此对丁惟汾早年从事的革命活动也一直是支持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丁惟汾一生革命活动的性质是为国家民主、为人民利益奔走,不是

3、为个人发达而为之。事实上,在丁惟汾的影响下,其侄子丁履侗(天鹤),外甥薄守德(字子明)、郑培南都在年纪很轻时就为民主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1903年,丁惟汾考入保定留日预备学校。次年,公费赴日留学,到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1905年7月30日,革命先驱孙中山流亡日本,在东京赤坂区邀约各省留日革命学生集会,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丁惟汾等代表xx留日学生,出席了筹备会。同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17省的留日学生100多人,正式举行入盟仪式。提出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4、国的革命口号。丁惟汾等咬指盟誓,激励入会者。他从此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急先锋,并与徐镜心一起被推选为xx同盟会主盟人。同年冬,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组织,迫害中国革命党人,徐境心等人返回国内开展革命活动,丁惟汾继续留在日本,接任xx同盟会主盟人,同时负责对国内xx省革命同志的通讯、联络工作。在日本东京,他与蒋衍升等创办了《晨钟》周刊,揭发清廷腐败,大力宣传同盟会的主张,传播革命思想;同时联络反清志士,壮大革命队伍,蒋衍升编辑,丁惟汾发行,并向国内邮寄。一年多的时间,在留日学生中发展同盟会员400余人,其中xx籍留日学生就有50

5、多人。同盟会成立的消息传到国内,促进了xx革命力量的发展。1907年,丁惟汾留日回国,任xx法政学堂校长,在这里他又着手发展同盟会员的工作。其中,王乐平就是由丁惟汾介绍走上革命道路的。王乐平自幼就有爱国情怀。1906年,王乐平考入xx高等学堂,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因有革命倾向被开除学籍。1909年,考入xx法政学堂,积极参加辛亥革命,与丁惟汾等组织xx各界联合会。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xx各地同盟会组织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同盟会员,建立了同盟会支部。日照的许衍灼、薄子明、丁履侗、李凤鸣等知名人士都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10月

6、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xx也积极策动独立,丁惟汾是这一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他以政法学堂为活动基地,联络革命党人,聚集力量。同盟会在学界、工商界、官僚士绅和新军的中下级军官中也开展了活动,联合各方力量,密谋举事;并在法政学堂拟定《xx独立大纲》数则,秘密活动,成立了xx省各界联合总会,公推夏莲居为会长,力促xx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11月13日,孙宝琦被迫承认宣布独立。后孙宝琦出尔反尔,xx独立受挫。丁惟汾、陈干、吕子人等秘密从青岛抵达上海,请求上海都督革命党人陈其美等支援烟台起义,获得

7、陈其美有力的军事援助。丁惟汾回烟台后,与先期到达的徐镜心等革命志士一起策动了烟台地区的起义,直至南北议和。1912年2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国会。丁惟汾当选为xx省议员,后又当选为国会众议员。在国会中,以宋教仁为首,丁惟汾、徐镜心等联合xx国民党议员,坚决抵制袁世凯操纵国会选举,并取得胜利。1915年,支持外甥薄子明组成xx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1923年10月,抵制曹锟贿选总统,返回上海,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展开国共合作。二、力促国共合作1922年2月,王乐平与共产党员王尽美一起到苏俄参加远东各国共产

8、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他们回国后向丁惟汾介绍了苏俄的革命经验,使丁惟汾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组织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才能胜利,坚定了他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信心。在孙中山先生支持下,丁惟汾在上海筹办了进步刊物《北方周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