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

ID:2008514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_第1页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_第2页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_第3页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能计量装置的管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包括计量方案的确定、计量器具的选用、订货验收、检定、检修、保管、安装、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现场检验、周期检定(轮换)、抽检、故障处理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以及与电能计量有关的远方集中抄表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相关内容的管理。抓好计量装置管理,应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促进电力营销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  :TM5:A:1009-0118(2011)-02-00-01    一、表计、互感器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

2、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  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

3、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二、校验质量控制措施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

4、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一)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就为100%。  (二)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三)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四)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

5、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五)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六)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1%。  三、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一)装表接线原则  单相电能表必须将相线接入电流线圈;三相电能表必须按正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必须接中性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进出有序,不允许相互串联,不允许采用接地、接金属外壳等方式代替;进表导线与电能表接线端钮应为同种金属导体;对零散居民户和单相供电的经营性照明用户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1.

6、8~2.0m。  (二)对计量柜(箱)的要求  计量柜(箱)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能表,互感器及一、二次接线应使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操作空间。  计量柜(箱)内的活动门必须能加封,应具有可靠的防窃电措施,门上应有带玻璃的观察窗,以便于抄表读数与观察表计运转情况。  计量箱与墙壁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三个,使箱体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计量柜(箱)内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端钮。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

7、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不小于2.5mm2。低压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  (三)电能表的一般安装规范  高供低计的用户,计量点到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距离不宜超过20m。  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对计量屏,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0.6~1.8m的范围内;对安装于墙壁的计量箱,宜为1.6~2.0m的范围。  电能表安装必须牢固垂直,每只表除挂表螺丝外,至少还有一只定位螺丝,应使表中心线向各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  在多雷地区,计量装置应装设防雷保护。 

8、 在装表接电时,必须严格按照接线盒内的图纸施工。  进表线导体裸露部分必须全部插入接线盒内,并将端钮螺丝逐个拧紧。  四、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电能表、互感器条形码管理系统。开展每套计费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计算,每个计量点由综合误差引起的误差电量计算。严格遵守业扩用户计量勘察、验收制度,加强配变计量装置巡回检查,重点检查负载变化大及季节性负载、冲击性负载的用户,针对负载不同情况,动态管理电能计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