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ID:20093104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0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_第1页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_第2页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_第3页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_第4页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刘果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着种种人生悲剧命运的女性文学形象,反映着封建残余思想泛滥的年代中人们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在她的众多女性女性文学作品中,《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女性悲剧命运的典型的。夏志清称赞它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顺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回望,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依然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具有怪而不诞的生命力。张爱玲以其特有的苍凉笔法,及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展现了曹

2、七巧如何从一个单纯要强的年轻姑娘演变成带着黄金枷锁舞蹈的女疯子,客观地剖析曹七巧灵魂蜕变的过程,以及黄金枷锁对人类灵魂的腐蚀与束缚。本文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三个方面来深入剖析曹七巧的悲剧形象。我们将从《金锁记》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七巧这类女性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一、悲剧的种子张爱玲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公共租界的公馆中,饱受末世的腐败和阴冷气息的浸染,让人觉得压抑窒息。在这遍布着陷阱与冷漠的世俗世界中,人性被剥落和扭曲,女性生存的悲剧形态与悲凉

3、意味显得尤为突出。张爱玲以其冷静而理性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她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构造也来源于其对母亲的一种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致使张爱玲对人性,对爱的否定,成为她塑造曹七巧这一形象的心理感情基础,于是这才有了显示了旧中国女性最惨烈的人格破碎的典型形象——曹七巧。《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生活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处于转折时期。每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在其产生之时自然具有其产生、存在的合理性与进步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旦被统治阶级作为驯化和束缚人民的工具后,就必将走向僵

4、化和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统治需要,一步步按照自身的意愿去修补它、完善它,而结局越完善、越充分,就越远离人性和人情,当其阻碍社会发展时就越难以打破它、扫除它。小说中的时代背景是,封建制度在当时虽然已经解体,但封建思想文化、道德和礼教对人们的荼毒仍然根深蒂固。女性的独立意识在当时还没有完全觉醒,对于男性的依赖使其备受压迫而不自知。未嫁之前,年轻的七巧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手腕,上街买菜去。”如果不嫁入姜家,她的未来有多种可能。“喜欢她的有肉店里

5、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喜欢她,也许只是喜欢和她开开玩笑。然而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对她有点真心。”就七巧个人而言,她或许更愿意选择后者,但她无法选择命运。而把她推入姜家这个罪恶深渊的正是她的哥哥曹大年。在旧社会体制中“长兄如父”,七巧根本没有反抗的权利,被卖进姜家,嫁给了有软骨病的二少爷。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让出身低微的七巧在姜家没有丝毫的人格尊严。从一而终的封建家庭文化抹杀了七巧纯良的天性,使其心理严重失衡,造成了她性格及心理的

6、变态。七巧最终演变成了封建文化的帮凶,扼杀了自己子女的幸福,甚至是生命。七巧其实是把自己祭奠给了一个象征男权中心文化的社会,这充分显示了封建文化对人性及生命的强烈摧残。从表面上看,曹七巧的悲剧是由她不幸的门第婚姻造成的,是金钱物质的诱惑使她走上了自我毁灭,和毁灭他人的路。但是从社会现实看,却是黄金枷锁和封建枷锁腐蚀了人们的灵魂。背负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包袱,面对朝不保夕的动荡时局,一边是饥寒交迫,一边是锦衣玉食,上有父兄命令,旁有媒妁之言,曹七巧是不自觉地戴上了这黄金的枷锁!尽管身后有肉店伙计朝禄的打情

7、骂俏,但曹七巧首先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人,然后才是憧憬幸福温情的女人。她不可能摆脱掉封建意识的桎梏和社会现实的压迫,与最起码的温饱相比,人的尊严和权力在求取存活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当时封建的社会背景与浓厚的礼教气息迫使着每个凡俗之人都带着黄金的枷锁,都带着心灵的枷锁。二、悲剧的性格曹七巧粗暴、凶悍、乖戾、尖刻、疯狂。但是,这悲凉的疯狂背后又夹杂着令人心生悲悯的可怜之处,如若不是那样,这一人物形象就不会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首先,曹七巧的出身使她理所当然成为一个个性粗暴、言语粗俗、内心自卑的女人。曹七巧

8、出生低下,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养,是麻油铺一个卖麻油的姑娘。姜家的下人都懂得“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是有的”,她是“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其次,曹七巧对金钱、地位的追求,使她的人格一步步扭曲、异化。七巧是她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可是更重要的,她也是她自己各种巴望、考虑、情感的奴隶在曹七巧的性格中,其实还潜藏着这种人性的危险欲望。很多人认为,曹七巧的最初嫁入姜家完全是由于她哥哥的利益熏心,将七巧逼入龙潭虎穴的,但是事实并不完全是如此。曹七巧的哥哥尽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