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

ID:20093176

大小:7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0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_第1页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_第2页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_第3页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效果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23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和H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改善其其运动功能,从而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关键词:

2、电子生物反馈;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临床上,脑卒中是一种老年人群中常见且多发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并给社会造成极大压力[1]。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这种疾病临床死亡率不断下降,然大多存活患者存在残疾等现象。因此给予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降低残疾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木次为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电子生物反馈临床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旨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特选择木次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研究,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

3、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3例。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为0级。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原发性肢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脏器功能衰竭等。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34〜70岁,平均为(54.5±2.0)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8例、脑梗死1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35〜68岁,平均为(53.0±2.0)岁;疾病类型:脑出血25例、脑梗死18例。比较2组疾病类型和年龄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如

4、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各个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翻身、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1次/d,45min/次。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子生物反馈,仪器:WOND2000F神经康复重建仪;患者处坐位。患侧上肢痉挛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模式,并选择电极正负极,然后放置于患者患肢外侧肱三头肌处,刺激频率:100Hz,脉宽:300us;刺激吋间:8〜10s,间隔10s;20〜40min/次。偏瘫侧肢运动功能障碍者:选取自动模式和单极波形;刺激频率:50Hz;脉宽:500us;刺激吋间:8〜10s,间隔10s;20~40min/次[3]。2组患者均治疗4周。1.3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步

5、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变化。于治疗前Id和治疗后Id分别采用巴氏指数(BI)[4]、Fugl-Meyer(FMA)[5]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价患者步行能力[6】;无法行走:0分;需拄拐仗行走:1分;可行走但平衡较差:2分;能行走但不够稳:3分;能独立行走,但上下坡存在一定闲难:4分;任何地方均可独立行走:5分。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2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症状情况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

6、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3讨论脑卒中后偏瘫肢体障碍主要是因患者大脑对其肢体控制发生障碍,然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患者对肢体功能重新控制的过程[7】。临床采用康复训练可冇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但其取决于患者训练的决心及耐力,冋吋还受练4频率等影响,但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患者需训练吋间较长,且效果缓慢,因此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本次研宄中采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这种方法主要是受古印度瑜伽术启发所创立。虽其不能使患者己受损脑神经细胞复原,但其可促进患者代偿功能,开通受抑制神经通道,最人程度保留患者部分神经肌陶组织能力,使其可正常发挥生理功能。

7、经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o说明2种方式均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但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总之,临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具奋较好疗效,因此值得进•-步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1】陈晓峰,王玉龙,张秋,等.生物反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当代医药,2012,19(4):49-50.[2】刘旭峰,王菁,鹿梁燕,等.针刺并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