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

ID:20096664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_第1页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_第2页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_第3页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_第4页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赛用 概念解析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姓名:曾思强学校:横岗高级中学学生群体:高二学生概念名称模块必修三中体西用单元第五单元课序第二十课时空范围时间范围:19世纪60-90年代空间范围:中国(晚清)内涵外延一、中体西用的定义1、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指本体和作用,体是第一性的,用是第二性的。2、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技术,举办洋务运动,以挽救清王朝。二、中体西用的背景1、政治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的经济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

2、王朝的政局岌岌可危。2、思想上:鸦片战争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也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三、中体西用的内容在内忧外患面前,洋务派和顽固派都希望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在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变革救世的问题上有分歧。洋务派看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制度为立国的根本,以西方先进科技为巩固根本的手段。而顽固派则反对西学为用。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认为:西学是“奇巧淫技”,完全没有必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后来,在中央的洋务派代表

3、奕䜣提出“中学西源”说,使得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占有上风,最终得以进行中体西用的实践——洋务运动。四、中体西用的实践——洋务运动1、创办军用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2、创办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

4、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53、创立新式海军,如北洋舰队。4、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五、评价中体西用对于中体西用的评价,我们要使用历史唯物辩证法,从成就和不足两个方面来分析。1、成就:(1)冲击了保守观念,促进西学的传播;(2)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开启近代化的第一步;2、不足: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触及封建制度。阶段特征一、按照文明史观,这是中西文明碰撞时期,是东方文明总体落后于西方文明,开始向西方文明学习的时期。二、按照近代化史观——是人类社

5、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史论史料一、关于中体西用背景的史料及史论:史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国藩接到《北京条约》的文本时,“阅之不觉呜咽”;材料二:奕䜣在万寿山上亲眼目睹火烧圆明园的熊熊大火,“痛哭无以自容”。材料三: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为对付日益强大的太平天国,咸丰皇帝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讲解方法:故事讲解法,注意音调,以利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史论:“体用之争”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6、。二、关于中体西用内容的史料及史论:1、洋务派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史料:材料一: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材料二: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材料三:1896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指出:“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史论: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

7、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5指封建伦理纲常。“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二者的关系是:中学是根本,西学是辅助。2、顽固派的主张:反对西学为用史料:材料一: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材料二:以倭仁为代表

8、的顽固派视西方国家为“夷族蛮邦”,视西学为“异端邪说”,西方的技艺不过是败坏人心的“奇技淫巧”。他们反对修筑铁路、开矿山、兴电报。史论: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3、洋务派提出西学中源——洋务派在体用之争中占上风史料:奕䜣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