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

ID:20097831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_第1页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_第2页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_第3页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_第4页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COSO五要素的高校内控风险排查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工作的推进,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但是,一些学校内部控制也还比较薄弱。本文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着手分析,结合风险管理,对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点进行研宄。希望有助于高校内控风险的排查、做好风险防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关键词:COSO局校内部控制风险高校内部控制是指由校长负责制定实施的,以实现学校发展战略为目标的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管理举措。学校积极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经济业务活动合法合规、会计信息真实有效

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够预防腐败,提高教育资金绩效使用绩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实施两年多来,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但是,一些学校内部控制也还比较薄弱,本文从内控风险防范的角度,对高校内部控制中的关键风险点进行研宄,以期促进高校内控体系建设。一、高校内部控制发展的驱动因素(一)COSO内控的发展内部控制研宄起源于美国。1985年美国会计、审计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目标是识别引发财务欺诈的原因,并提出建议。该委员

3、会调查发现,近50%的财务舞弊案件与内部控制失败有关。在其建议下,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宄。COSO委员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宄成果显著(见表1),在全球理论界和实务界得到应用、推广。(二)国内高校内控的发展在借鉴COSO框架的基础上,我国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3年12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全国教育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从而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完善现代学校内部治理机制。2014

4、年财政部会计司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知识竞赛,在普及法规、提高内控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2015年各地会计继续教育内容中包含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6年1月浙江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人力社保厅共同制定了《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共同负责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2016年内完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予以整改。本文通过对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研究,提出对高校内部控制关键

5、风险点的自我排查,希望对此项工作的推动有所参考。二、COSO内部控制(一)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COSO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活动五要素构成(见表2)。(二)COSO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前提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且反复的过程,渗透于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内部控制受到重视。内部控制起源于内部牵制,无论内部牵制还是内部控制均由人来组织实现。内部牵制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或部门同时无意犯错的可能性较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串

6、谋舞弊的可能性小于一个人或部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合理保证,能提高目标实现的可能。但是,人为错误、固有不确定的判断、不可控事件的影响等,都可能对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如果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体系之上,那么内部控制体系都可能会失败。(三)COSO的风险管理COSO内控的核心思想是风险管理。每个主体都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各类风险。风险会影响一个主体获得成功、参与行业内竞争、保持自身财务实力和良好声誉,以及保持其产品、服务、员工整体水平等方面的能力。风险管理是指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存在,组织通过风险

7、识别、分析、衡量、沟通和评价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三、高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融合。高校要在已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外部标准的范围内考虑风险容忍度,进行风险识别和排查。本文结合COSO五要素和高校组织、业务等特点,对高校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进行研宄(见表3)。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展开,财政、审计、人社等相关部门需要对高校主要负责人、纪检检查部门、财务部门进行不同层面的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各单位则根据要求,针对自身情况,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并予以实施和

8、评价。政府层面也可以通过政府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等第三方对各单位实施内控制专项审计,帮助发现内控缺陷,促进内控建设的发展。参考文献:[1]赵渊贤.治理机制与内控有效性及企业风险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2]教育部财务司.教育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李俊修,沈国强.教育审计工作手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4]张逸林.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