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ID:2010311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_第1页
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_第2页
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价值的度量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第1   一、价值是什么?价值在经济学中的处境与意识在哲学中的处境是一样的,都是从不曾停息过,也许永远不会停息的争论主题。不同的经济理论对价值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所定义的对象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否则经济学家们无法坐在一起开会。我国学术界似乎认为不同经济理论所定义的对象不是同一个东西,这种现象不正常,说明我们正在迷失方向,正在神化价值。那么,我们将什么东西定义为价值呢?这个东西就是一种能反映交换关系的经济学量。我们就是利用这种量对我们创造的财富进行计数的。价值就是一种经济学量,但是不同的理论对这种量本身的性质有不同的说明,从而对价值的定

3、义也不同。仅就量而言,量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实在,还是人类为了认识和理解自然而杜撰的一种概念,在目前的科学和哲学中是没有明确答案的。以人类己有的认识能力,我们在量的面前是很弱智的,也许这就是人类智慧的极限。目前的科学和哲学对量的实在性、本体性等问题一般不作太多说明,就连“实体”这个概念本身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科学从来都是以满足于无知而获得推进的。对价值这种量而言,个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概念,同力、质量、时间、长度﹝空间﹞等基础量一样,宇宙中并不绝对地有价值这种实在。人类是注意到“1斤铁=10斤米”这种普遍现象时,才意识到必定有一种量使得1斤铁与10斤米在计数﹝计量﹞

4、上相等。我们便称能完成这种计数功能的量为价值。至于这种量有什么性质,是有还是无,一直是我们探索和争论的主题。也许同力这个概念没有太多这种答案一样,价值这个概念也不会有太多这种的答案。马克思的价值也由“1斤铁=10斤米”中引伸出来的。但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最难理解的居然是价值这个概念本身,而非其它。这并非是后人的智力不足,而是其价值本身的问题实在太多。由于马克思太过强调价值的实在性和本体性,所以引出了许多问题,有的原理甚至用其自已的哲学思想也不好解答。例如,在辩证法中实体是定义在物质之上的,而其价值这种实体却没有一个原子。“抽象劳动”和“凝结”上的问题也是与此

5、有关的。﹝一﹞抽象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是在“商品体仅是劳动的生产物”这个前提下得出来的【参见《资本论》第一卷9页、1954年版】,而马克思在给定这个前提时没作任何必要的说明和证明,且在其它地方“商品体都是人和生产资料共同的生产物”。人类在二百万年以前便开始使用生产工具,除非特殊情况,“商品体仅是劳动的生产物”是不成立的,从而抽象劳动不成立。﹝二﹞凝结的问题。劳动的过程是这样的,人和生产工具等按结构关系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机制,它们相互作用产生机制的合力,这种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劳动对象便转化成商品。人和劳动工具等若非与此同时又充当了劳动对象是不可能构成商品的一份子

6、的。谁能证明大米和技术中凝结了人消耗的生理?电的原体﹝源泉﹞绝不是产生它的机制----发电机。不管价值是什么东西,它与使用价值是没法分开的,这样作为价值的原体----也不管它是什么东西,它肯定要凝结在商品之中。活劳动不能完成这种凝结,则它一定不是价值的原体﹝意识部分可以凝结﹞。这里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即渗透原理和融合原理﹝哲学上的称谓可能不同﹞。按渗透原理,“商品是各要素创造的和”,即一个要素创造一点,加起来便是商品的整体。按融合原理,“商品是各要素之和的创造”,即各要素先加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再来创造商品。毫无疑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萨伊的三要素价值论、劳动

7、价值多元论、效用﹝贡献﹞价值论等都是按渗透原理进行相关分析的。同我们能从盐水中分别盐和水一样,这意味着我们能从一个杯子中分别出,这个要素创造杯子的这一部分,那个要素创造杯子的那一部分。但是,劳动﹝生产﹞各要素是按结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服从融合原理,结果中的任何一份子都是它们共同创造的。我们可以在结合之前分别它们,说某个要素起了什么作用,但是却不能在结合之后分别它们,说某个要素创造了商品的某个部分。这同两个小能量团结合成一个大能量团后,我们无法从大能量团中分别两个小能量团的道理是一样。例如,我们无法从汽车的奔驰中分别出,轮子决了奔驰的多少,司机决了奔驰的多少,发

8、动机决了奔驰的多少。对商品的价值说这个要素创造多少,那个要素创造多少,是不对的。“点子”使企业产生的巨大效益,这不是“点子”贡献的,而是“点子”的加入改变了生产中的结构关系,形成了更大的合力,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二、对商品计数的基本原则一种量与其要计数的实体间有两个原则性的规定,这两个规定具有相当的公约性。其一,量实体﹝或其测量的尺度)一般要求是被计数实体中的共通物。马克思正是遵循这一点展开研究的,但是在随后研究中马克思将价值的测量尺度与价值的原体﹝源泉﹞混为一体了。劳动是价值的原体,而价值量却由劳动测量,这等于说价值自己测量自已,或劳动自己测量自己。劳

9、动要么是价值的原体,要么是测量价值的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