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

ID:20103145

大小:6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_第1页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_第2页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_第3页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峡大坝及四川地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峡大坝与四川地震2013/4/23三峡大坝2006年建成完工,2003年开始蓄水,之后屡屡蓄水调试;最终在2012年9月份,达到了设计水位175米的要求。而作为三峡水库上游临近的四川,在短短几年内,却接连发生大地震。少数人矛头直指三峡大坝,然而辟谣的文章却也相应出来。对于三峡大坝是否诱发了四川的地震,水利科学家们讳莫如深。纵观中国古代史,水利是保证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朝代,无不热衷水利工程。地表水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很强,只能通过水工建筑物来进行调节,使之兴利。水坝作为最常见的挡水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对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有

2、很重要意义。中国是最热衷建水坝的国家,水坝数量占全世界约一半,而西南地区却是中国乃至世界水能开发的重要地区。中国一直希望在西南横断山脉地区建数量较为庞大的水坝使之兴利。然而,由于世界反大坝风潮和环境因素,一直未有较大进展。前些年接触了一些水利设计公司,他们认为横断山区一定会建大坝的,只是时间问题。水坝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其中一种就是诱发地震。在中国,水库诱发地震的例子,最典型莫过于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和湖北武汉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蓄水后10年内,共测到地震426次,比建库前360年间记录到的地震次数(43次)多9倍多。1962年3月

3、19日,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的一次6.4级地震,是中国迄今记录的最大的水库地震。水库地震大都发生在地质构造相对活动区,且均与断陷盆地及近期活动断层有关。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体荷载产生的压应力和剪应力破坏地壳应力平衡,引起断层错动,产生地震。水库地震一般是在水库蓄水达一定时间后发生,多分布在水库下游或水库区,有时在大坝附近。发生的趋势是最初地震小而少,以后逐渐增多,强度加大,出现大震,然后再逐渐减弱。水库地震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蓄水前没有历史地震记载,蓄水后出现明显的地震活动;②蓄水后发生的地震

4、震级和频度高于历史地震;③蓄水后地震的震级低于蓄水前的震级。前两种常发生在弱震区或无震区,又称水库诱发地震。后一种常出现于多震区或强震区。三峡大坝蓄水容量(库容)为10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坝底压力巨大,渗流要比蓄水前高很多,不仅影响地下水水位,还会对周围地质条件产生影响。根据统计资料,库容小于0.1亿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其发震概率小于万分之一;0.1亿至1.0亿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发震概率小于千分之一;1.0亿至10亿立方米的大中型水库,发震概率大于百分之一;大于1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发震概率则大于十分之一。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

5、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认为,当时论证坝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地质条件,三斗坪附近的岩体比较完整,断裂少,历史上也极少发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发生破坏剧烈的强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区,地质条件主要是碳酸盐岩,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但烈度估计最高也不会超过6级,而三峡的主要建筑物都是按照防7级地震烈度来设计的。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的反对者们则质疑论证过程只考虑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

6、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蓄水后,库区微震已经明显增多。由于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开山破土,使本来就脆弱的三峡生态环境,更雪上加霜。造成库区周围的建筑裂缝,山体滑坡加剧。由于三峡工程而新建的新县城比如湖北的黄土坡和奉节的宝塔坪都由于严重滑坡,使新县城不得不转移阵地,但是由此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三峡工程诱使库区周边的地震多发,据统计,自2003年蓄水以来,奉节发生地震14次,最大震级2.9级,其中五次为有明显震感的地震。水库诱发的地震一般发生在近坝区,它和普通地震的最大区别是:震源更浅、破坏性更大。我们先来了解三峡水库有关参数:

7、校核洪水位:185.40米校核库容:393亿立方米(恐怖吧?河床式水库!)设计洪水位:175米设计库容:约350亿立方米(由下面图读出)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作用不是吃素的!!)三峡水库的库容曲线:三峡水库的蓄水:三峡工程的蓄水时间分几个阶段的。根据设计,三峡工程分3个水位进行分期蓄水,即:围堰挡水发电期,水位135米;初期运行期,水位组合135米—156米;正常运行期,水位组合145米—175米。自2006年三峡工程基本建成,进行了多次试验性蓄水。2008年和2009年,三峡工程两次进行175

8、米试验性蓄水,但分别只蓄至172.8米和171.43米。2012年9月10日,三峡工程启动第三次175米试验性蓄水,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冲顶175米成功。每年汛前,三峡水库将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以腾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自三峡大坝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