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

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

ID:20105061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_第1页
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_第2页
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_第3页
资源描述:

《漫谈读书及人生阅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读书与人生阅历从少年时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不论工作再忙,事情再多,连饭前、饭后都喜欢随手采撷一本咀嚼一番,就象吸烟者此刻的那般惬意,夜晚更是在书香下才能寐然入睡。记得有学者言: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好书绝缘的那一刻;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听后令人感触颇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少年、壮年和老年的区别。在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感情和见识,都随着阅历的深浅而感受各异。生而有涯而书海无涯,人生的经历,有的得之于真实的历练,有些则来自于书本。任何书本中的文字都是作者对社会、历史、自然、人生······等参悟领会的结晶,是作者人生阅历的再现,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

2、增添了书籍内涵的深度。同样地,对读者而言,人生阅历亦不可或缺。晚唐诗人皮日休说过: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只有书籍,美丽的颜色胜过了绝代佳人西施;惟有文章,优秀的光华超过了艳丽的百花。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从书中汲取人生的营养,是要汲取前人的知识或者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习生存的知识,获得达到幸福的智慧。中国的古人对于书籍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说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书海犹如无尽的宝藏,文史哲学类的书籍让你了解历史的脉络,润泽心灵的底处;管理学丛书,则给予人们思想的开阔、知识的建构······,凡此种种,只要能传播现代的知

3、识思潮、具备实用的价值、书写着感人且具启发性的故事、记录人类杰出的成就、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无论是教科书、小说、漫画······,无论哪一种形式,都算得上好书,值得大家一一展读。能够把书读好,就可以不至于愚昧,而能够智慧地生活,并且享受人生的各种美妙滋味。对待读书的态度,决定着人生的心理和生理环境,自然也决定着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书籍是人生的忠实伴侣,可以帮助你度过艰难的岁月,可以指导你走过那崎岖坎坷的道路,可以给你以安慰和激励,鼓舞和鞭策。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很严重。可是,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很久

4、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忙,或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使他没有时间或没有心情读书。而这些琐碎生活项目的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我们的行为需要源头活水,我们的人生阅历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和“可憎”了。3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

5、,他所说的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而且他给你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启示,叫你认识你自己狭小天地以外的世界;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己朋友一般的快乐。尤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它能够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之能够使你享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金钱的人们所可比拟。读书人自己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劝说或者说是逼迫自己的子女去把书读好。为了让子女读好书,有文化的人会尽心去加以辅导;没有文化的家长,也会想方设法去请家教,甚至自己去努力学习,然后反过来再教育自己的子女。“恨铁不成钢”、“望子成龙”等

6、心理,可以说都是父母大人的良苦用心。可惜的是,真正能够懂得父母用心的子女,并不多见,所以真正能够读好书的人也并不多见。父母的一场苦心,往往都化作了一个泡影。读书的快乐是因人而异的,因人所处的年龄段而异的,就因为幸福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人的心灵有着不同的境界和模式,所以幸福的程度或者感受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一生当中,谁也不敢说谁没有读过书。有一本具体的小书,也有人生这部大书,谁都在阅读着。但是,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可到底读了些什么,有了什么感受或者启发。这就不好说了。梁启超先生在一次演讲中,问大家读书或者上学是要干什么。许多人的回答都是说要学知识,可他说最关键的是要学习怎样

7、做一个人。是的,这人是最难做的,而且我们学习的目的也是要去学做一个真正的人。而学校里边只能教我们知识,并不能够做到教我们怎样更好地生存,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我们自己。韩愈的《师说》中写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道”就是做人的道路,是宇宙和人生的大道。能够传播给人大道的,才能叫做老师。也就是说,能够做老师的人,首先必须拥有“道”,或者说知道“道”是什么。如果连“道”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去传授这个“道”呢?当我们的老师无法指导我们正确地生存的时候,我们只能把自己的心思放在读书和体会上去了。也就是说,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