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ID:20107444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板图和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现行的地理教材的教学,板图板画在课堂上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恰当使用板图板画,会使你的课堂更加精彩实效。  关键词:板图;板画;多媒体;简练;实效  :G633.55:A:1002-7661(2011)09-165-01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设计,运用板书和板图、板画教学,是课堂高效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是一种图解式板书,它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多媒体可以设计出更加精美的板书、板图和板画,但是边讲边画的效果却无法代替,因为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运

2、用边写边画,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随之攻破。所以,可以说地理教学板图、板画是传统地理教学中的一块瑰宝,我们应坚守而不是忽略甚至完全放弃。其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讲述与板图同步  地理教学的地理事物,是附着在地图上的。讲课时,只让学生看图或老师指图,因原地图或挂图中地理事物的种类繁多,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如教师边讲边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就会水到渠成。如讲“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江水系轮廓图,并画出长江源地的唐古拉山和流经的1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界线,从源头到入海,边讲边在板图上依次填出其名称

3、,在学生看图的基础上,教师指图,让学生再次说出其名称。教师再在黑板上板书使文图对照。稍后请学生到黑板的板图上画出长江南北的主要支流和已经建成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的名称,教师板书小结后,再请学生将长江干流的主要城市填上。这样师生共同“雕塑”,让长江一节的地理事物在板图上“亮相”,让学生看得真、认得准、讲得清、记得牢。  二、挂图与板图配合  地理教学挂图大多是综合性的,对一些较复杂的地理事物很难显示出来。如果教师边指图边讲述加上边绘图,就会化繁为简、切中要点,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如讲澳大利亚四面临海,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时,教师在挂图上先指出澳大利

4、亚的轮廓,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形状的轮廓图。观其轮廓是东西宽、南北窄。再在挂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位置,南半球的低中纬地区(12°S~38°S),南回归线横贯中部。然后又在板图上用虚线画出南回归线。又在挂图上指导学生看地形,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地势较低,东部地势较高。用彩色粉笔在板图上用山脉符号画出大分水岭,这样挂图——语言——板图——的和谐配合,造成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的因素突出地显示在板图上,使学生易懂记牢。  三、演示与板图配合  地理课堂演示,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演示时,辅之以板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运用地球仪和电灯演示地球公

5、转和季节变化时,在黑板上分别绘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特定位置。”让演示和板图相互对照。这样,让学生观察、思考、绘图、讨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地理教学中做到图文结合,作为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  四、板图、板画与多媒体巧妙结合  在地理板图板画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中发现,简易地理板图(板画)教学在课堂中具有有效性、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板图板画作为地理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有其不

6、足,譬如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就不如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形象直接。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既要传统也要创新,可以把板图板画和多媒体的巧妙结合。  五、应用板图板画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吃透教材、注重实效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切实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有目的地设计板图板画,设计图像必须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接收和理解的,保证板图板画的有效性,同时注意富有启发性、画中寓意、设置悬念。  2、板图力求准确、科学  虽然板图板画只求神似和写意,但离开了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将失去意义。教学中空间

7、分布的点、线、面要力求准确,应用的图例注记要与教材上统一规范,避免混乱误导,色彩运用要符合常规原则,图形表达变形不能太大。如沙丘要给人能区别出迎风坡与背风坡。  3、讲绘结合、协调进行  这是地理板图板画教学的重要特点,其作用是:①使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使难以观察或抽象难懂的地理问题获得具体的观念,把地图中不能表达的内容通过讲绘结合叙述出来。②使“哑图”变为“活图”,促进多方面感知。③调动学生注意力,使之集中在关节点上。④引导学生观察到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化静态为动态。⑤利于启发诱导。⑥利于指导学生提高填、绘、析图等技能。⑦有利于学生效仿形

8、成优良的认知风格。要做到讲绘协调同步,要求教师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图”,熟悉讲和绘的内容,还需要掌握绘的技巧,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