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

ID:20111206

大小:104.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0-09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1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2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3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4页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推广硕士课程农村与区域发展案例——广东农业专业化与区域布局变迁主讲人:张军(经济学博士、副教授)联系方式:Mobile——13044260689;E-mail——xzh.jn@163.com主要内容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衰落与消逝农业龙头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工业化农业基地的异军突起东莞畜牧业的异地转移结论及建议第一讲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衰落与消逝一、基本情况(一)分布范围桑基鱼塘历史上分布及数量虽有变化,但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的西部地区,范围包括原顺德县(现为佛山市顺德区)的沙滘、龙江、勒流、杏坛、均安、桂洲、大良、伦滘、北滘、陈村,原南海县(现为佛山市南海

2、区)的南庄、沙头、九江、西樵,中山市的南头、东风、小杬、古镇,原新会县(现为江门市新会区)的荷塘、棠下,鹤山市的古劳等镇(公社),是广东历史上的塘鱼主产区,俗称桑塘区或水区。改革开放伊始,上述地区耕地总面积8.13万公顷,其中稻田占23.5%,鱼塘和塘基占72.4%。塘、基比例为4.8:5.2。塘基中约1/2种植甘蔗,1/3种植桑树。(二)历史变迁 在明朝中叶(1世纪20年代)以后,珠三角丝织业已相当发达,广州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洋商洋船纷纷到广州采购生丝和丝织品,这样刺激了珠三角桑基鱼塘业的发展。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

3、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是对当时广东丝织品的品种、质量和对外贸易概况的写照。由于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经营蚕桑比种植其他作物获利更大,加速了珠江三角洲蚕业的发展。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许多过去以种植龙眼的地方,后来也逐渐改种蚕桑。1912年,珠三角再次掀起“弃田筑塘,毁稻树桑”的高潮,广东蚕茧产量已跃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生茧产量14.1万吨的25.5%,世界第一次大战以后,珠三角桑基鱼塘面积推至历史顶峰,桑基鱼塘范围扩大至北达广三铁路,西至西江干流,西南部伸向江门、新会,南部至中山石歧,东部垮入番禺的广大地区。1929年资

4、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并不断加剧,依赖于国际市场的珠三角蚕桑业大受打击。1937年日寇侵华,珠三角随之被占,对桑基鱼塘业进一步推残,珠三角桑基鱼塘业由此一蹶不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很快使这一古老的生产方式得以恢复和发展,成立专门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总结和推广先进技术。塘鱼产量、面积1949年为5.2万吨和3.5万公顷,至1957年上升为12.6万吨、5.7万公顷,接近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但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生产受到束缚,经一段高速恢复后,就长期停滞不前,主产区的桑基鱼塘面积在2万公顷左右,1978年珠

5、三角塘鱼产量、养殖面积为13.7万吨、4.6万公顷,较1957年进展不是很大,但桑基鱼塘在这段时间,仍然是珠三角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承担着供应省内外市场及巨大的出口重任。1979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由计划经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桑基鱼塘业得到很大发展。后来,由于桑基子系统中蚕桑业增产幅度不可能很大,而且蚕茧价格低,相对其他作物而言,无利可图,桑基鱼塘这一传统产业的局限性也显露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这一传统生产方式受到现代化生产的强力冲击,鱼塘子系统中的淡水养殖业,不断扩大养殖种类纷纷养殖名优种类,传统的“广东塘鱼养殖法

6、”,已向多元化养殖技术发展。通过增氧机、注入新水、流水和使用科学配合颗粒饲料,大大增加了鱼类放养密度,产量成倍甚至数倍增长,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蚕沙”已不是名优种类的饲料,桑基数量不断减少,桑基鱼塘综合生态系统中,随着桑基子系统不断减少而失去平衡,至上世纪90年代末,桑基鱼塘已在珠三角退出历史舞名,基本消失。二、成因分析(讨论)(理论工具准备:经济要素、市场需求、供给选择——比较经济利益——机会成本)(一)独特的地理条件 珠三角地区地势低洼,容易被洪水、涨潮淹没,劳动人民在兴修水利的同时,将废弃的河汊和低洼地挖深成鱼塘,所挖泥土堆于塘基,成为土地,鱼塘养鱼,塘基土地

7、种植农作物,形成科学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 (二)市场需求的波动 市场需求的波动影响了桑基鱼塘的发展,特别是国外市场对生丝的需求的变化。当市场上对蚕丝、塘鱼需求甚烈,其身价倍增,“一船生丝一船银”的情况下,桑基鱼塘得到大发展。而当经济危机、战乱的情况下,桑基鱼塘随之一落千丈,跌入低谷。(三)比较经济效益的变化 在历史上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时期,桑基鱼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曾出现多次的“弃田筑塘,毁稻树桑”,由此而得到迅速发展。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桑基鱼塘基本从珠三角消失,也是因为工业发展的比较利益较高,工业化对桑基鱼塘的蚕食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