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

ID:20112511

大小:215.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10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1页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2页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3页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4页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1.《壶口瀑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感悟作者的丰富情感,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圈划、朗读关键语句,小组讨论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极具感染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起“瀑布”,我们常常会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瀑,想起“崖口悬瀑流

2、,半空白皑皑”的奇景。那么,黄河第一瀑——壶口瀑布,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二、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1、全班散读全文2、看图片,初步认识壶口瀑布。3、用词语概括壶口瀑布给自己的感受。三、体验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1、朗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完成:(1)在文中圈划出描写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特点的句子,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在描写壶口瀑布的?并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2)雨季和枯季的壶口瀑布分别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完成的结果。3、小组商议:①对结果形成共识;②选好代表负责交流4.全班交流。30四、小

3、结: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抓住其特征,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伟、壮阔的气势,给人以惊心动魄、刚柔并济的感觉。五、感悟文本,理解主旨思考:通观全文,作者只是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这一风景名胜吗?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研读第六自然段。2、理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深意。3、朗读第六自然段。六、拓展思考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大家谈谈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经历能体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七、小结根据板书来梳理本

4、课的重点内容,理清主旨。八、作业布置1、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描写校园一角,并写出自己的感受。(250字左右)2、摘录文中最打动你的语句,并写出你的感受。3、阅读梁衡的《壶口瀑布记》,并写下你的读后感。(二选一)板书设计:雨季壶口瀑布其声、其势、其景、其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枯季百折不挠多角度象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2.《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30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2.  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进而展开联想,读出自己的见解。教

5、学重点:1.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2.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教学难点: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向思维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到过哪些哪些地方?有哪些美丽的自然风光让你难忘呢?大自然是美丽的,今天我们来看看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卢梭笔下的大自然是怎样的一个自然。二. 作者简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6、、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卢梭名言:•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是最特殊

7、的一个思想家。在高倡科学精神、推崇理性至上的时代大潮中,他高举“回归自然”的大旗,对当时的文明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而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启蒙。由于他的思想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其思想的逻辑起点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听课文朗读,理清思路第1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第2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第3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四、探究文本,理解情感  1.研读第一部分文本——生活层面(1)请你找出作者那一天的行踪。30清早          看日

8、出上午          做杂事中午          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2)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作者交代这些内容是急于想表达对逃离世俗、走向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融入大自然,和大自然毫无阻隔地交流,成为自己的主宰。(3)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