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ID:20126015

大小:5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0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_第4页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矮生菜豆—水稻高效栽培技术总结水稻与菜豆接茬新模式,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矮生菜豆、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菜豆;栽培模式  S511;S643.1B1007-5739(2013)02-0037-01  水稻与菜豆接茬,既可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增加效益,水旱轮作还可减轻病虫危害,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平均产值可达6.0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3月下旬种植矮生菜豆,6月上旬收获;水稻采用机插秧,于5月下旬育苗,6月中旬移栽

2、。  2菜豆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优质、高产、采收期集中、适于加工出口的矮生菜豆品种,如5991等。  2.2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冬前深翻、晒垡。播前15d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t/hm2、45%复合肥450kg/hm2,精细整地,做成2m宽的小高畦。  2.3适时播种  播种前晒种2~3d,以促进发芽,保证出苗整齐,3月下旬选择冷尾暖头,按行距40cm、株距33cm开穴播种,深度3cm左右,每穴播4粒左右,及时覆土。播后用除草通防除

3、杂草,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放苗,并用土封严洞口。  2.4田间管理  2.4.1水分管理。应掌握前控后促、干花湿荚。出苗后到开花期以控水为主,开花前视土壤墒情适量浇水,坐荚后植株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这时以促为主,加大浇水量,使土壤水分稳定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2.4.2及时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花期还要适时追肥。肥水管理以前期促进生长,中期顺利结荚不疯长,后期保花保荚不早衰为原则。做到施足基肥,轻施苗肥,花前少施肥,花后多施肥,结荚盛期重施保花肥。开采后,隔10d左

4、右要追施1次肥料。花荚期还可用0.2%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根外追肥,以促进花荚生长,防止早衰。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氮肥过多,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荚。  2.4.3病虫害防治。菜豆主要病害为锈病,危害叶片;虫害有豆荚螟、蚜虫等,易引起落花落荚,植株早衰,要适时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  2.5适时采收  矮生菜豆播后55d左右开始采收,采收期20d左右。为保证品质要及时采收。采收过晚,荚壁变硬,纤维增多,影响品质。  3水稻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适宜

5、、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常规粳稻品种,如徐稻5号、连粳6号等。  3.2育秧  3.2.1营养土准备。床土培肥一般采取春耖前施腐熟人畜粪30t/hm2,在播前30d施25%复合肥900~1050kg/hm2,耖细土粒,取0~20cm表层土用孔径4~6mm的筛子过筛,并覆农膜使床土熟化。  3.2.2秧田准备。为使育秧顺利进行,准备好秧田,秧田、大田比为1∶80。以交通方便、排灌条件较好的田块为佳。在播种前10d上水耖田耱平,开沟做板,畦面宽1.4m,沟宽、深分别为25、15~20cm,整平

6、畦面,达到“平、直、光、实”的标准。  3.2.3播种。播种期根据茬口、秧龄和机插时间确定。机插秧秧龄一般为18~22d,叶龄3.5~4.0叶。采用手工播种露地湿润育苗,播前将秧盘摆在秧床畦面上,以中心线两侧横摆两盘;撒营养底土、盖籽土层厚分别为2.0~2.5、0.3~0.4cm,播前对底土喷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保证盖籽土在9~10min内全部湿润。  3.3秧田管理  3.3.1盖膜保温。为提高土壤的保温效果,播后用薄膜进行覆盖,覆膜前在盘面上撒少量麦秸秆,以免盘土与薄膜直接接触,同时撒少量

7、秸秆在薄膜上,遮挡部分阳光,以免田中秧盘温度过高,灼伤秧苗,一般播种至出苗期以25~30℃为佳。在一叶一心期为使秧苗生长不受影响,可灌满1次平沟水后及时揭膜。  3.3.2水浆管理。播后在沟内灌满水,切忌漫灌。为促进秧苗根系盘结,2叶1心前要求盘土湿润,2.5~3.1叶排沟中积水,进行适时炼苗,以使秧苗健壮。  3.3.3肥料施用。为促进秧苗发根,加快秧苗的返青,起苗前3~4d施好送嫁肥,净秧池用腐熟人粪尿7.5t/hm2对水15t/hm2或尿素75~105kg/hm2对水7.5t/hm2在傍晚

8、前结合补水浇施。若秧田土壤质量较差,可在1.0~1.5叶施用断奶肥,用量和方法与送嫁总结水稻与菜豆接茬新模式,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矮生菜豆、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菜豆;栽培模式  S511;S643.1B1007-5739(2013)02-0037-01  水稻与菜豆接茬,既可稳定粮食生产又能增加效益,水旱轮作还可减轻病虫危害,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平均产值可达6.0万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安排  3月下旬种植矮生菜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