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ID:20130231

大小:7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_第1页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_第2页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_第3页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_第4页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副本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摘要: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因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类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己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來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而发展的重

2、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保护;政策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概述党的十六届三屮全会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屮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全会提出了“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基本上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潮,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地球的形成到自然界慢慢演化,产生了人类,但这也出现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首先是人对自然

4、界的受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其次,人对自然又有能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A然界而生活,而能认识A然界的规律性,按A然规律去改造A然,并在自然活动中完善自身。但这种改造同样受制于自然界,也就是说,这种改造由不得人本身,而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人的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基础上的,统一它们的是人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人对自然界不恰当的改造会产生反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然的胜利,他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

5、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人们己经认识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和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不断觉醒的标志。(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库兹涅茨(Kuznet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同样也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即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水平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大发展,

6、资源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髙阶段,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改善有促进作用,环境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但是,倒U型曲线并不表明,我们可以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倒U型曲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我们可以“无为而治”;倒U型曲线的存在也不意味着,任何文明都有机会越过临界点,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转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面临的

7、多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生态破坏。1992年,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把环境与发展整合起来,把环境保护看作发展的一部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既是发展的结果,同时对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致使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rti于人口增长的惯

8、性每年总人口仍以1000万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生态破坏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妞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