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

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

ID:20133609

大小:9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_第1页
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_第2页
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9届高三选修2(ib)生物科学与社会高考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1、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技术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求: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即在经济阈值之内),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1)植物病虫害的调查:依据调查目的、要求和对象不同可分为基本情况调查、定点系统调查和病虫害防治效果调查等。一般采用取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取样方式有棋盘式、对角线式、直行式、“Z”字形式等。发病单位数发病率=         ×100%调查单位数(能初步了解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大小,如果该值小于“经济阈值”,并非必须采取防治措施。)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

2、活虫数虫口减退率=                 ×100%(反映防治后的效果)施药前活虫数经济阈值: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平,即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虫口密度。有害动物种群的波动、平均密度和经济阈值的关系:①平均密度和波动最高值都低于经济阈值,表示该种群无经济危害;②平均密度虽低于经济阈值,但种群波动最高值有时超过经济阈值,表示偶有危害的种群;③平均密度低于经济阈值,其种群波动最高值经常地超过经济阈值,则表示经常有危害的种群;④平均密度已在经济阈值以上为严重危害的种群。2)、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3、,保障农业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3)、农业防治技术概念:主要指采取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耕作制度的制订、科学肥水管理的建立等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杂草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方式:通过对抗性作物品种的选育,减少农药用量优点:防治效果好,不反弹,无污染;不足:基因工程育种可能引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等问题。3举例:抗虫烟草、抗虫棉4)、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概念: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举例:诱杀灯、黑光灯、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优点是不会带来环境污染。5)、生

4、物防治技术概念: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原理: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捕食、寄生等举例:以虫治虫——如瓢虫、寄生蜂以菌杀虫——又称微生物防治,如白僵菌优点: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害。不足:对突发的大规模虫害不能及时发挥作用。6)、化学防治技术——目前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概念:利用化学药剂防治作物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从而保护农作物的方法。优点:高效、速效、操作方便、适宜推广、经济效益显著不足之处:①使害虫抗药能力增强,杀虫效果逐年下降;②能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

5、天敌,破坏生态平衡;③污染环境,可能造成人畜中毒。核心:科学的使用农药(对症用药、适时用药、准确用药、安全用药)农药安全间隔期:作物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日的时间间隔,使收获的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规定标准。应选用安全间隔期较短的农药。2、动物疫病的控制1)畜禽传染病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具体地说,传染源就是被传染的动物,包括患传染病的病畜和带菌(毒)动物。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体外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包括:直接传

6、播、间接传播等。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个体,主要由畜体本身的遗传特性、特异性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防治原理:采用适当的防疫措施,消除或切断发病禽畜类与易感禽畜类的接触。防治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畜禽的饲养管理、卫生防疫、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工作。包括平时的预防措施和疫病发生时的扑灭措施例:禽流感、艾滋病、汶川大地震后2)动物寄生虫病概念:由寄生虫对宿主造成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措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养为基础、检为依据、治病灭源”的防治原则。养:保护易感动物;检:控

7、制传染源;治:拯救易感动物并防止再传播3危害:机械性损伤、掠夺营养物质、毒素的作用、引起病原性寄生物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