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

ID:20136559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08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_第1页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_第2页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_第3页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_第4页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郑光祖的喜剧艺术摘要:杂剧中,科诨滑稽大多用于净、丑角色,主要作用是调节、活跃气氛,且在内容上有相当的独立性。喜剧情节则通过生、旦等主要人物的言行产生,为描绘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生动的喜剧情节是喜剧作品成功的关键。因喜剧情节的构思须从作品和人物的整体出发,其难度较一般的科诨滑稽的运用更大,李渔就说:“为净、丑之科诨易,为生、旦、外、末之科诨难。”(《闲情偶记-重关系》)但喜剧情节的创造,却是衡定剧作家喜剧艺术成就的主要方面,郑光祖的喜剧艺术所以值得重视,也在于其作品喜剧情节的创造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关键词:杂剧郑光祖喜剧艺术柏格森《笑

2、——论滑稽的意义》中将喜剧情节称为情景滑稽,并指出其手法主要有重复、倒置、相互干涉三种,我们也可从这三个方面认识郑光祖作品的喜剧情节类型。1.重复作品中,通过同一人物的同一言行的一再重复,显现出喜剧色彩。《翰林风月》在表现白敏中渴望见到小姐的情态时即用了这一手法。二折,樊素入白敏中书房,白以为小姐:“(白敏中慌搂旦科,云)小姐,来了也。”白托樊素递简帖和香囊给小姐后,苦等音讯,樊素至:“(白起身搂科,云)小姐,你来了也。”三折,白敏中焦灼地等待与小姐私会,又误樊素为小姐:“(白敏中向前搂旦科,云)小姐,你来了也。”相同的动作和言语的不断重复,生

3、动形象地传达出白敏中的惶急、卤莽,其神态充满喜剧意味。2.倒置作品中,人物言行的关系前后颠倒,即在前某种言行的发出者,在后却成为同一言行的接受者,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倒置”状态中,营造出喜剧效果。如《王粲登楼》,王粲落魄时求见丞相蔡邕,拜见时,蔡叫铺好锦心拜褥,说:“只怕污了你那锦心衣服”,后三次敬酒,三次故意不与,并说滴酒未沾的王粲“发酒疯”。王粲得意后,蔡邕求见,请其“受老夫一拜”,王粲即叫“将过锦心拜褥来”,说“怕拜下去污了你那锦心衣服”,也三次敬酒,三次不与,言蔡的质问是“发甚么酒疯”。《翰林风月》里,小蛮对白生暗怀情愫,但当樊

4、素将白生书简交给她时,却勃然大怒,要樊素“跪着”,骂为“辱门败户的小贱人,”“与他这等淫词来戏我,”声言要禀告老夫人,“拷下”她“下半截来。”然当樊素拿出小蛮故意遗给白生的香囊,要将“这东西索寻个下落”,“到夫人行去来,叫奴胎吃顿拷”,小蛮立即态度大变,恳求樊素“咱和你且慢慢的商量”,言“是我的不是了也,”“你打我两下波。”而樊素亦叫小姐“你过来跪着”,唱道“今番轮到我装幺。”王粲、蔡邕、小蛮、樊素前后言行的颠倒,妙趣横生,引人发笑。3.相互干涉柏格森论相互干涉:“它之所以滑稽,乃是由于它体现了两组不相干的事件的会合。”(《笑——论滑稽的意义》

5、)这也就是指剧中人物的误会,剧中人不明真相,而观众已心知肚明,因此对其误会付之一笑。如《倩女离魂》,“离魂”情节,外人不知,王文举不知,倩女自家亦不知,遂产生种种误会:倩女之母、婢、王生之家人皆以为王文举别娶他人;倩女以为“他原来有了夫人也,兀的不气杀我也”;王文举则视离魂为鬼魅,要予以砍杀。而观众清楚地知道观看的是关于离魂的戏,剧中也交代了倩女病卧在家,扮离魂的正旦唱词“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也暗示了非真倩女追赶王生,加之舞台上倩女与“离魂”有着一模一样的扮相,因此,当剧中人陷入误会时,洞若观火的观众就获得了“先知”的快感;而剧中

6、误会消除,这种被“印验”了的快感就愈加强烈。康德《判断力批判》认为“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即认为笑是由不快感到快感的突然的转化,这种论断正揭示出误会的产生和消除引发喜剧快感的缘由。郑光祖作品的喜剧情节,并非以上三种类型所能完全包纳,如《三战吕布》有张飞与孙坚的对照、《智勇定齐》中有齐女与大臣的对比、刺字的戏弄等。但无论何种情节,都恰好地突显了人物的特定性格,在冲突中展现喜剧效果,机巧而自然,与其它优秀的元杂剧喜剧作品相比,亦毫不逊色。二、郑光祖对喜剧性的刻意追求通过研读郑光祖的作品,我们发现他对喜剧艺术似乎情有独衷。其历史

7、剧,一空依傍,随意编排古人古事。如《王粲登楼》写王粲父生前与丞相蔡邕指腹为婚,王粲始困终达,官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与邕女谐成伉俪;《三战吕布》写孙坚嫉贤妒能,两剧内容皆于史无稽;《伊尹耕莘》《智勇定齐》亦取材于历史传说,极富传奇色彩,故王世贞《曲藻》斥其“事实可笑”。而如此艺术处理,是形成作品喜剧品格的关键。郑光祖并不是对历史上的王粲、孙坚一无所知而随意编排,但如忠实于历史上的王粲、孙坚,作品的喜剧性就无由而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郑光祖是欲通过喜剧方式抒情达意,而有意改变历史人物的面目,使“事实可笑”。从《翰林风月》一剧,更能看出这一特点。前人

8、对《翰林风月》的批评,向有两点:一是谓其抄袭《西厢记》,王世贞《曲藻》言“《梅香》虽有佳处,而中多陈腐措大语,且套数、出没、宾白全剽《西厢》。”梁廷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