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

ID:20137191

大小:3.5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0-10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_第1页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_第2页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_第3页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_第4页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组化(modular)与大量客制化(mass customization)》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模組化(Modular)與 大量客製化(MassCustomization)林英峰教授應用模組化(Modular)的方法來求得速配所謂模組化是指透過複數功能模組的組合搭配,滿足顧客所要求的整體功能,同時在標準化介面的基礎上,將功能模組進行搭配變換,以達到多樣化的效果。所以從模組化定義與特徵的相關研究,可知模組化強調以單體(或稱模組)搭配變換達成多樣化的靈活性,同時也重視介面的標準化與整體結構的相容性。應用模組化(Modular)的方法來求得速配「模組化」就是將整個龐大的系統,先分割成一些較小的單位,等到這些小單位分別獨立完成後,再整合

2、成一個複雜的成品或程序,此一方法在今天的電腦業普遍被運用。宏碁的「電腦業速食業化」模式,也正是採用類似的做法。產品與流程結構的標準化,使我們得以混合及組配不同的零組件,讓公司可以迅速且有效率地提供適合顧客需要的產品。一、模組化的發展歷程模組化的概念出現在1960年代,最初的應用是在生產設計(ProductionDesign),生產設計主要是涉及產品要如何製造出來。製造之所以困難主要是工程人員過度的設計,過多的產品特性,使用太多的零組件。缺乏對製造能力的知識就會導致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可能製造,或找不到可用的資訊與技能。很多時候,生產線人員不得不

3、重新設計或變更設計,使得成本上升、時間延誤、品質發生不良。因此,生產設計在初步的產品設計階段(PreliminaryDesignPhase)就要加以審慎考慮。應用模組化的策略可以迅速創造各種型態的產品及傳遞各種的服務,已成為現代管理思維一個相當創新的部分。模組化思維的利益已遠超過產品策略,它也包括創造更具彈性的組織,改善供應鏈與外包管理。模組化的觀念也可以提供一個很有利的架構來確認、建構及使用一個組織的知識資產。二、模組化產品所有的產品都是由功能零件組成的。一個產品的結構包括:第一、設計的方式是將產品分解成功能性的組件。第二、這些組件在產品

4、內的互動方式(意即這些組件的介面)。當組件的介面設計能使不同的組件可以混合與組配各種產品,那麼這種結構就是模組,模組可以讓許多產品與流程差異化的結構得以迅速形成。生產設計可以採行的途徑,其實應包括:簡單化(Simplification):即減少產品的零組件、製配件或可選擇的零組件。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採用可共用的或可互換的零組件。模組化(Modularity):可合併用標準化建構的模塊或模組來創造獨特的最終產品。由於模組化使得企業在面對日益要求顧客化、獨特性,與落實地方需求的聲浪升高下,仍得以生存、發展並創造優勢。19

5、95年以後拜網際網路(Internet)及電子商務(E-Commerce)蓬勃發展所賜。出現了一種現象,消費者或顧客不必經由經銷商、分銷商就直接可與製造商接觸,相對的提升了消費者與製造商接觸的能力。這正是所謂的大量客製化(MassCustomization)的開始。例如,Dell電腦公司的直銷,就是發展此種模式;市場的銷售點與製造商直接聯起來,並直接提供根據顧客的需求所製造的產品給顧客。另一個熟悉的例子是新力(Sony)使用模組化的結構去形成超過250種以上變化的隨身聽(Walkman),每一項產品是提供消費者、差異化的價格、功能、特徵與性

6、能的新組合。新力也應用一系列產品的差異化來測試消費者的偏好及調整隨身聽模型的組合。在大學裡面,EMBA的課程,如果採取模組化的設計,可以讓每一位學員自行組合他們有興趣且有實務應用的課程。其它產業也開始體認到,他們也能善用模組化來快速達成彈性化結構的產品,並顯著地降低成本。像汽車、個人健康、財務服務、食品、軟體、工業與消費性電子產品、腳踏車、家電及專業服務等許多產業,現在也開始採用模組化產品的結構。這種大量客製化(MassCustomization)的做法具有傳統的大量生產所提供的標準品的低成本優勢,同時又能兼顧消費者之需求。為了達到兼顧大量

7、生產的好處又要兼顧消費者的需求之大量客製化。彈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大量客製化的基礎就是彈性,而達成彈性化的最佳途徑就是「模組化」。Pine(1993)提到模組化是達成客製化的關鍵,模組化提供了重覆單元的產品,也就是能降低大量客製化產品的整體成本。亦能形成最佳的彈性,進而滿足大量客製化的需求。模組化是大量客製化的最有力推手,也難怪成為近年來企業推行重點。二、模組化型態Swamidass(2002)提到模組化型態有多種類型,現以圖1為例,針對模組化各式型態做概略的說明:零件共用式模組化(Component-SharingModularity)

8、(圖1-a),不同的系統組合中可使用共通的零件模組,方便設計及取用,可節省許多設計及配對時間。零件可交換式模組化(ComponentSwappingModualrity)(圖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