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

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

ID:2013845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8

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_第1页
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_第2页
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学的新视野——评毛宣国的《美学新探》美学(Aesthetics)由上世纪末的“显学”沉寂为本世纪的“边缘”之学.然而.这恰恰构成为美学的幸运境遇.因为意味着美学超脱了意识形态的沉重纠缠和精神教父的虚假自诩而走上一条思想自主和品格独立的逍遥之路.这也许驱使美学阪依到自己的本原的学术家园。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当下的美学探究依然难以超脱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思维阴影.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方法论顽固地影响到我们研究策略的选择.再一方面.学术界追逐意识形态风潮和服从世俗的价值杠杆的心态也潜在地震颤了美学的宁静操守。正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招致美学研究尤其是原理方面的研究.呈

2、现出僵滞寂寞的局面。在如此的境况下.依然有不少美学家们从事艰涩宁静的理论跋涉.收获了令人瞩目的审美果实。毛宣国的《美学新探》(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就是其中之一。该著眷注于美学原理的考察.以新颖的视野、方法、话语、命题来探讨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诞生了诸多颇启人思的观点和看法.极大地丰富了当今中国的美学建设.是近年来为数有限的一本高水准的美学专著。多年沉醉于美学这个乌托邦的精神家园.对于纯粹理论的执著和守望.引导着能够快乐地从事枯涩的思辨活动。在思维工具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基本方法.但也借鉴了现象学、符号学、阐释学、文化学等思潮的方法.因此丰富了美学研究的方法和观

3、念.可以说.综合方法论的运用构成毛宣国《美学新探》的一个明显的理论特色。众所周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为人文科学普遍使用的研究策略.在美学领域.历史与逻辑的方法经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大师的倡导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流行方法。无疑.《美学新探》也遵循了这一普遍有效的方法论原则。在有关美学的学科性质、美之本质、美感、形式美、艺术、美学范畴等论题的探究中.贯穿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一方面.以精湛扎实的东西方的美学史、思想史的学识以及对于审美意识的历史进程的深入领悟.辅佐以文化史、艺术史、文学史的详实材料.依赖于敏锐的审美经验去解答美和艺术的潜在联系.以求证审美活动的具体形态的隐秘

4、;另一方面.穿透丰富的审美现象.使审美活动和美学的历史流变获得符合客观逻辑的辩证发展模式的阐释.从而使历史与逻辑、主观和客观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专著体现了相对完善的自我逻辑体例.建构了具有一定程度创意的美学理论体系。《美学新探》以历史与逻辑为基本的思辨方法.坚持以动态的历史描述将审美意识从各种现象的遮蔽之中揭示出来.以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的辩证应和勾勒出自我的致思轨迹。同时.也不单纯地沉醉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单线条地澄明美学思考的精神田园.而是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为基本的方法论.而综合现象学、阐释学、符号学、文化学等视野的方法和观念.以寻求对于美与艺术之谜的新视野的提问和解

5、答。正是这种综合方法论的运用.使《美学新探》诞生了不同于以往诸多的美学原理的探究之作的思维风格。专著始终贯穿了辩证理性的色彩和求实考据的态度又以感性和诗意相契合的理论风韵显示自我的入思心路.常常以词源学的追溯方式呈现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渊源和流变.并赋予自我的新的历史语境下的理解。对于东西方美学的微观剖析和宏观比较.为敞开了窥视美学这一精神的灵光佩氯的窗户。而丰厚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素养使理论行程不断地获得符合逻辑的拓展.而古典审美意识的材料既引导美学思维的渐进深入,也映射出现代审美精神的多元化的价值倾向和人文危机.这在有关“美育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之思考中犹为彭显。方法论的转

6、换开启了一个新颖的学术视野.是为《美学新探》的理论特质之一。=就美学上的若干命题或论争的焦点问题.均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闪烁出理论上的原创色彩。美学上的美之本质的探索被“斯芬克斯”之谜.分别从东西方多种视角进行描述性剖析.从审美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美的形象体现着人的精神自由.审美是人的感性诗意的生存活动.美的形象闪现感性诗意的光辉.审美在主客体交融的意象活动.美以意象形态的方式存在.审美活动中的真、善、美的统一等方而展开深入地追问.放弃以简单推论的方式寻求中一向度的直接解答.而是以层层递进的思考剥离审美活动的闪亮晶核.启迪对美的追问演进到新的精神境界。在思维背景上.我

7、们明显看到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对于运思的借鉴意义.也表明了该著的理论资源的取材丰富.而抽丝剥茧、循序演绎的逻辑方式也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对于美感问题的研究.专著表现出冷静的辩证理性.首先对美感问题进行历史回顾.以清理出这一问题的逻辑线索.其次聚集探究美感的诸个环节.如对美感的性质和特征的考察.从美感的超功利性、美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美感的创造性、美感的愉悦性诸方面来阐释.最后分别就这些理论环节入思.提出自我见解。如不同意李泽厚以工具本体为出发点来建立心理本体.强调心理本体是工具积淀的结果的看法.但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