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享受危机

华菱:享受危机

ID:20147867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0

华菱:享受危机  _第1页
华菱:享受危机  _第2页
华菱:享受危机  _第3页
华菱:享受危机  _第4页
华菱:享受危机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菱:享受危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菱:享受危机专访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效伟■ 本刊记者孔龙《中外管理》提起湖南华菱,在中国大型国企的名单中,还不能说如雷贯耳,目前在中国钢铁产业中也只列第八。但华菱在湖南是威名赫赫的,因为它在全省企业中综合实力位居第一,是2000年度全国百强名单中唯一的“湘军”;华菱在中国也是颇为独特的,因为它有着传奇般的“出生”和“上市”,有着独特的集团运作模式。而这些,皆来源于华菱“掌舵人”李效伟独到的危机理念。华菱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在大企业中也并不算最气派的。没那么多金光闪烁,再加上采访当天正值阴云遮天,使得这里并不让人豪情万丈,却反而非常适合冷静地思考。在这种氛围中,我们与

2、李效伟探讨了一些并不浪漫的话题。危机溯源:一出生,就面临着死亡记者:华菱真可谓“生”于忧患,于是有人说:危机意识,其实就是泡过苦水、痛定思痛之后,搞一些“忆苦思甜”。对此,您怎么看?李效伟:你说的这种情况容易就事论事,而我所说的危机管理是一个理念体系。当然这和我们诞生时的环境有关系。应该说,华菱集团和很多国企集团都不同:人家一成立,鞭炮齐鸣,前程远大,底气马上就足了;而我们呢?可以说一出生,面临的就是死亡。就像你说的,华菱是“生”于忧患。为什么要成立华菱?就是因为当时(注:1997年)湖南的三大钢铁厂:湘钢、涟钢、衡钢已经快过不下去了。当时湘钢已经发不出工资;衡钢更是处于

3、半停产状态;而涟钢也仅有微利,勉强糊口。这时单个企业自己已经没辙了,只有组成集团,寄希望于发挥整体优势。成立集团后第一个危机,就是没钱。单个企业从银行都借不出钱了,最后是以集团的名义贷款才解了燃眉之急。但当时我们已经看到,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办法,是上市。而这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危机。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上市难度极大。实现“三钢”捆绑上市,不仅我们没干过,就是当时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在政策等各方面存在很多障碍。此外还要调整集团内企业格局、理顺内部关系,再加上审批之难,当时真是内外交困;问题还不仅仅是一个“难”字,而且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以致于当时省委主要领导对我说:“上市

4、批不下来,你就甭回长沙上班!”因为当时的形势很清楚:如果上不了市,华菱马上就得破产、解散!而且,我至今认为:国企要想实现跨跃式的发展,再难也要通过上市融资求得发展机会。危机哲学:先学会当“孙子”记者:这真有点儿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李效伟:确实是这样。你想当时我们的压力有多大!而贷款也好,上市也好,这都是求人的事。我都得亲自到北京去跑,亲自去感化人家。这期间受的苦,咱就不说了。面对整个企业的生死,面对6万员工的生计,我们必须往前冲!在求人当中,我萌生了第一个危机理念:“孙子哲学”!在企业里我是董事长,但在外面我就是孙子!人家都是爷!这听起来不雅,但我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提出

5、来?因为这就是针对我们国企普遍存在的自大心理得来的。我们总部当时大部分人都是从省冶金厅直接拨过来的,我必须要解决他们行为习惯中的架子、思想意识上的惰性。首先,你出去必须要放下架子,先当孙子!同时,你要广交朋友。特别是企业上层要和人家的基层办事员交朋友。你想,我们上层都是老资格,而人家全是大学毕业生,结果他坐着听,我站着给他汇报,“是可忍,孰不可忍”呐!这时**什么去支撑?就是靠“孙子精神”。记者:“孙子哲学”是特定背景下被逼出来的,现在苦尽甜来,它的意义是否会有变化?李效伟:不,“孙子哲学”现在依然是我们华菱文化中的第一条。现在是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你总放不下架子,可别

6、人放得下,你就没法去竞争。这和我们争取上市时是一样的。如今我们做大了、做强了,是湖南省第一,但如果“第一”一多、“最”一多,你就牛气了,很快就会摔跟头的。所以,必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在这种企业理念指导下,华菱一直比较低调,你到我们公司来就看不出我们“第一”的架子。危机精神:不达目的不罢休李效伟:与“孙子哲学”相配套的,我们又提出了“湘勇精神”。这其实继承的就是曾国藩湘军的“屡败屡战”精神。有了“孙子”的心态,再加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你才能成事。比如,为了配合上薄板的大项目,我们曾经有一个“增发新股”的计划,上边也批了。忽然间证监会发文,说政策改了,马上

7、增发没戏了。周围人就劝我:既然板上钉钉,就算了吧。我说:不行!这一算了,我们的项目怎么办?我们怎么跟外商签约?于是我马上到北京,找到有关部门,从下午一直游说到傍晚,甚至我连站在人家走廊堵人的招儿都使了。经过晓以利害,人家最终还是支持了我们。等我回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记者:是的,在常人看来,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效伟:我就是要不达目的不罢休!而且我还要把这种精神渗透到员工中,成为一种企业精神。不要碰到点儿事,就想回头。如果我当时不坚持,那之后华菱真就没机会了!有老总身先士卒,有企业精神支撑,现在我们的员工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