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

ID:20168611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_第1页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_第2页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_第3页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_第4页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 浮游万物之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山居秋暝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  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  ——王维山水田园诗赏析  教学目标  1.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特点。  2.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3.初步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启发点拨  课前准备了解王维并搜集几首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自由品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经过初唐诗人的

2、开拓创新,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盛唐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高昂雄浑、恢宏阔大的盛唐之音成为了诗歌的主流。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孟浩然和王维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一下他笔下那种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牧歌式的隐居生活。  板书:山居秋暝王维  二.明确教学目标(投影):  1.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  2.领悟诗的主旨,学习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3.初步了解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指导阅读:  1、学生齐声背诵全

3、诗;  2、指导诵读:停顿/重音/语气/气势  (1)、朗读节奏(五律一般的节奏为221或者212拍):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乡村的恬静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3)结尾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3.学生单独朗读、分小组读,注意体会情感。  五.整体感知:  (一)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歌,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几幅优美的画面?请大家在

4、课本上划出具体的意象,并用“——图”给每一幅画面命名。  明确:(1)意象:明月、松,清泉、山石、竹、浣女、莲、渔舟。  (2)画面:(首联)空山秋雨图;  (颔联)月照泉林图;  (颈联)乡村人居图;  (二)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其状物写景有何特点?  明确:意境:空幽、清新;宁静、雅洁(写景)  平和、安乐(写人)  分析过程:  (1)空幽、清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关于“空”】  教师设问:“空”是指山上真的空无一物吗?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点拨:那是什么意思呢?王维的《鸟鸣涧》还有写“空”的诗句,我们能背诵吗?  学生背诵:人闲桂花落,夜

5、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教师启发:山间至少还有桂花,有鸟,显然这里的空也不是指山上空无一物。那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回答:反衬出山的“空幽宁静”。  教师明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显然这里“空”不是实指山上真的空无一物,而是人内心的投射。我个人认为,虽然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有“空”,都有表达“空幽宁静”的意思,但是也各有侧重,“空山新雨后”的“空”还有空旷辽阔的意味,而“夜静春山空”的“空”重在突出幽静。  【关于“新”】:  教师设问:我们再来

6、看“新雨”,什么叫新雨啊?  学生回答:刚刚下过雨。  教师启发:很好,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也有一句写雨的诗句,我们能一起来背诵出来吗?  师生齐背:“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启发:无论是“新雨”也好,还是这里的“朝雨”也好,都给人什么感觉啊?  学生回答:清新。  (2)宁静、雅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教师启发:大家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境界?  学生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请一位同学能不能用诗化的语言把这两句话的内容再现或者说是描绘出来,我们再来体会看是不是更容易一点。  学生发言:  教师明确:暮色苍茫

7、,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带闪闪发光、随风飘荡。  大家找到一点感觉了吗?  学生发言:  教师明确:我们称之为“空明、雅洁”。  (3)平和、安乐: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我们说这首诗歌既写了景,也写了人,而且人也是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这首诗歌的意境还要结合第三句来分析。那么这里营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呢?  学生发言:  教师启发:我们同样请同学来用诗化的语言把他描绘出来。  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