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ID:20168832

大小:4.17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10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4页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概念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冲动形成及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以及浦肯野纤维网心脏激动的正常传导顺序心电图波形和时限的测量走纸速度:25mm/s电压:10mm/mV横小格:1mm=0.04s纵小格:1mm=0.1mV心电图心率的测量心律齐:HR=60/P-P(或R-R)心律不齐:6s内的QRS波群数乘以1

2、0,即可算出心室率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意义心电图各波段的产生原理P波:右左心房除极P-R: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QRS波:左右心室除极ST-T:心室复极Q-T间期: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时间正常12导联心电图波形特点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形态: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方向: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时间:正常人<0.12s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0mV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2.PR间期: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

3、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时限:0.12~0.20s;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可略延长,一般不超过0.22s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正常人≤0.11s,多数在0.06-0.10s形态和振幅:胸导联: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1.0mV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2.5mVR波自V1至V5逐渐增高;S波自V2至V6逐渐变浅V1的R/S<1,V5的R/S>1,V3、V4的R/S≈1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形态和振幅:肢体

4、导联:Ⅰ、Ⅱ导联主波向上,Ⅲ导联主波方向多变aVR导联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aVF导联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aVR的R波<0.5mV,Ⅰ的R波<1.5mV,aVL的R波<1.2mV,aVF的R波<2.0mV振幅绝对值相加:6个肢体导联的振幅不应都<0.5mV,6个胸导联的振幅不应都<0.8mV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R峰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V1、V2导联≤0.04s,V5、V6导联≤0.05sQ波:时限一般≤0.03s;(Ⅲ导联可达0.04s,aVR导

5、联呈较宽的Q波或QS型)深度≤R波振幅的1/4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偶可呈QS型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4.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通常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与心房复极并存,可发生J点下移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5.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段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大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0.05mVV2和V3导联的ST段抬高可达0.2mV或更高;V4-V

6、6及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0.1mV早期复极:J点上移、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V2-V5及Ⅱ、Ⅲ、aVF导联)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6.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形态: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部斜度较平缓后半部斜度较陡方向:大多与QRS主波的方向一致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Ⅲ、aVL、aVF、V1-V3导联向上、双向或向下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的T波不应向下振幅:一般≥R波的1/10,有时可达1.2-1.5mV(除aVL、aVF、V1-V3导联外)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

7、值7.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正常范围:0.32-0.44sQTc=QT/√R-R,上限值0.44s推荐的QT间期延长的标准:男性QTc≥0.45s,女性QTc≥0.46s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8.u波: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产生机制可能是心室肌舒张的机械作用。形态:前半部斜度较陡,后半部斜度平缓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振幅:在胸前导联较易见到,以V2-V3导联较明显;振幅大小与心率快慢有关常规十二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标准导

8、联:Ⅰ、Ⅱ、Ⅲ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胸导联系统包括:V1、V2、V3、V4、V5、V6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胸导联导联位置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肋间V3V2和V4连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相交点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