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ID:20173578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剖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832000摘要:混凝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然而,许多混凝土结构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更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结构的耐久性。木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原因及现场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并提出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控制方法;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细观研究都表明结构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材料的一种特性。因此,科学地对待裂缝问题是在对裂缝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将裂缝的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

2、的范围内。1、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分析1.1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混凝土构件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主要有收缩裂缝(塑性裂缝、温度裂缝)、凝缩裂缝、干缩裂缝、荷载裂缝、化学反映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张拉裂缝、变形裂缝以及其他的施工裂缝。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非均质脆性材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高,因此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裂缝的。不少情况下,混凝土出现构件裂缝对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等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是当裂缝已影响到或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或耐久性,减少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渗漏,使其完

3、全丧失使用功能。1.2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2.1建筑的结构构造结构设计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如在主次梁交合处主梁没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筋、大截面梁没设腰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而引起应力集中;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太大;结构整体性差和建筑物防护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构件出现裂缝的情况。1.2.2结构受荷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可由很多因素造成,特别是在施工和使用中。例如早期受震、过早拆模以及不当的施工方法、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超负荷施工、张拉力的值过大等均可能引起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当中,可根据不冋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但必须在0.2〜0.3mm。若宽度超过规范规定

4、的范围,或在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上出现裂缝则是冇害裂缝,要重新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1.2.3地基变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基条件不良或沉降差较大、地基水平位移、温差过大导致强冻胀,或因环境水、渗漏水导致地基冻胀的影响都奋可能造成结构开裂。裂缝的大小、形状、方位等均决定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的应力相对比较大,使得裂缝具有贯穿性。1.2.4温度、湿度变形一般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吋,混凝土表面或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作用,因此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而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混凝土收缩值最大。所以,如果构件早期养护不良,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会由于不均匀收缩变形、沉降、干缩等导

5、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外界温度骤降时,混凝土的体积胀缩会受到约束力的限制,使混凝土内产生温度应力,但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因而产生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的现象。2、现场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2.1表面修补法表面修补法是建筑工程中最简单和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是处理对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出现如豆状的小孔或不均匀振捣、漏浆严重等问题上。可在裂缝的表面喷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作用是防止混凝上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一般采用改良水泥砂浆进行补强修补。2.2嵌缝封堵法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俗称的嵌缝法,为了达到封闭裂缝的0的,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弹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而变形缝宜采用如聚

6、氯乙烯胶泥、塑料汕膏、丁基橡胶等弹塑性止水材料;非变形缝则可采用如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刚性止水材料,。2.3减少结构内力减少结构所受荷载,一般采用卸荷或控制荷载等方法,则需设置卸荷结构,增设支点或支撑等。2.4结构加固法结构加固法适用在对结构整体性、承载能力奋影响的深层或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某些建筑物或部位,出现严重的裂缝,虽采用了上述两种方法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必须采用结构加固法。而在结构加固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上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上补强加固、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等。3、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3.1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是

7、决定混凝土属性的主要因素,施工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强度、混凝上的和易性以及质量验收要求等内容确定合理的配合比,把握好中水泥的用量以及水灰比,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冋吋控制粗细骨料的粒径及含量等细节,减少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出现的空隙,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以此来预防裂缝,增强混凝土的抗裂强度。如位对干缩裂缝,可以选用收缩量小的如低热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来减少水泥用量并严格控制混凝上中的水灰比,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