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

ID:20175675

大小:1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8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_第1页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_第2页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_第3页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铁路路基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强夯技术在湿陷黄土路基中的应用电话:15289086658蒲荣宇(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咸阳712000)摘要:本文结合兰新第二双线平安至西宁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效果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强夯湿陷性黄土路基应用1工程地质概况兰新第二双线DK176+400~DK176+937段,长536米,本段路基形式为路堤,该工点位于平安县三十里铺以南,地貌上属湟水河二级阶地,范围内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季上更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厚度大于10m,灰黄色,土质较均,Ⅱ

2、级第土σ0=120kPa,具Ⅲ级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5.5m左右,工点范围地下水不发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最大冻结深度1.05m,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依据《铁路路基边坡绿化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及抗震的有关要求,该段路基须对边坡进行防护。由于砂质黄土承载力较低,具Ⅲ级自重湿陷性,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表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项目含水量ω(%)干密度ρd(g•cm-3)饱和度Sr(%)孔隙比e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α(Mpa-1)湿陷系数δs最大值17.21.4135.4

3、1.51711.9-----0.780.138最小值13.41.2325.21.17810.30.030.027平均值15.41.3131.41.33911.10.3530.074标准差1.4090.0583.8650.1190.5920.2690.041变异系数0.0920.040.1230.0890.0530.7620.548标准值16.41.2734.31.42710.7<00.5520.1062强夯技术处理黄土地基设计采用强夯技术进行黄土地基加固处理,在黄土地区铁路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

4、至今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通常是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地质条件,适用要求及其它工程的经验,初步选定设计参数,再通过现场试验的验证和必要的修改后,最终确定适合现场的设计参数。2.1确定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单位夯击能点夯为2000KN·m,满夯1000KN·m,对应的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加固深度为5.0~6.0m,这可以满足该段路基地基加固施工的需要。强夯机夯锤直径2.0米,锤重为13.5T,设计落距为14.8m。2.2加固范围、夯点根据土层厚度,土质条件及

5、通过试夯确定,以中线为准,按每4m的距离正方形布置,每一点应有相应的编号,便于测量记录(见图1)。布点范围为路基坡脚外3m,路堑地段为开挖界面宽度。2.3夯击次数、夯点布置夯点的平面布置,主要根据构筑物结构类型,地基土情况和加固深度确定,路基基底或大面积基础宜采用正方形插档法布置。夯击遍数3遍,第1、2遍采用点夯,第3遍满夯,满夯四点中心搭夯一点,如下图1所示:图1强夯夯点布置图①⑤③①③①③①③②④②④②④②④①③①③①③①③②④②④②④②④①③①③①③①③②④②④②④②④2.4夯击次数路基基地

6、的强夯范围一般应超出坡脚不宜小于3.0m,下图2为现场实测的夯击次数与夯沉量的关系由下表可知第1、2遍点夯最佳夯击次数宜为6击。满夯夯击次数为3击。2.5间歇时间两遍夯击间隔时间应根据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确定,根据实际测试数据,间隔时间不应小于1周。3强夯效果评价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改善,土体干密度明显增大,压缩系数、湿陷系数显著减小,地基土的孔隙比显著减小,地基土体从而变得较为密实。在强夯影响深度范围内土体抽检,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统计处理后表明,干密度、湿陷系数、压缩系数、地

7、基承载力等均发生明显变化。(1)干密度明显增大,强夯后地基土的主要变形为竖向压缩变形,地基土的孔隙比显著减小,从而变得较为密实,表层干密度由1.24g/cm3提高到1.84g/cm3(图3所示),随着深度加大变化逐渐减小,在3.5m深度内变化较为明显。图3强夯前后干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曲线(2)强夯后地基土已由高中低压缩性变为低压缩性,表层土压缩系数显著减小,如下图4所示。在2~3m范围内,更为突出。图4:强夯前后压缩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曲线(3)湿陷性系数显著减小,强夯后湿陷带深度范围内的湿陷性全部消除

8、(<0.015)。在3m范围内湿陷性消除效果尤为明显。如下图5所示图5强夯前后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曲线(4)地基承载力:强夯后由于地基土产生很大的竖向变形,土结构由松散而变得更加致密,土的孔隙比显著减小,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如下图P-s曲线,取S/B=0.01时(B=500mm,为承压板直径)所对应的P值作为地基承载力,由图6可知P>20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图6荷载试验P-S曲线4结束语由于强夯后地基土在垂直方向产生很大的变形,已由原来的高~中压缩性土变为低压缩性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