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

ID:2017747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_第1页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_第2页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_第3页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_第4页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禹州市城市规划与发展浅析(原文作于2006年8月,在发布过程中由于敏感词过滤掉大概4000字内容,仅余5000多字,原文已经丢失,在网上找到残存部分,在此保存,以作后用。)中小城市作为我国600余个城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城市经济规划发展已经逐渐受到人们关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功能日趋复杂,规划亦显得愈益重要。因此,在中小城市的规划发展问题中,要从城市形态结构、中心区更新与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更新和城市历

2、史与景观设计等方面分析,综合考虑城市规划设计,从而使中小城市更加合理的发展。1禹州市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1.1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区,西北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东南部为开阔平原,市区位于平原地带,淮河最大的支流颍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区。各种资源丰富。全市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1.2经济与城市化进程分析禹州市经济基础与发展态势都相对较好,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100强中位列第90位。城市建设方面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9.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0万人;建成区绿化

3、面积56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1%。2城市空间结构及扩展方式2.1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禹州市目前城市空间结构明显呈现以迎宾路、滨河路与钧州大街为中心的单个核心发展模式,虽然在禹王大道东段规划建设了行政文化中心,但就目前来看对于整个城市的影响力特别是商业人流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城市核心之一的程度。城市空间结构上来看,单核点状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形式,城市公众中心为结构核心,公众活动烈度随着距核心的距离的增大而衰减。这一空间结构的特点是核心向各个方向具有等同的意义,城市核心拥有“主宰”城市的影响力,带有强烈的向心和聚集的倾

4、向。其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核“影响范围”的大小。但是,核的影响力无限扩大时,势必会导致各种因素在核心区的过度聚集,进而使核心区难以承受而导致衰败。2.2城市结构扩展方式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

5、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城市物质形态的扩展以城市结构扩展为基础。禹州市当前的扩展模式由其结构决定为单核生长的同心圆扩展。即以点为中心、全方位向外扩展的发展形式,这一扩展方式以单核城市或城市的点状公共中心的发展最为典型。从区位关系来看,邻近中心区但远离交通线的地块,其交通效率有时与远离中心区而邻近交通线的地块具有同等的交通效

6、率,因此在城市形态扩展时,会出现沿交通线优先发展,然后横向填充的倾向,实现城市的形态扩展,连接方式的便利,即城市中心区与周围地区的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城市的扩展和城市形态的改变。这在禹州市城市中表现突出,以迎宾西路以西区域与远航路区域为例,迎宾西路以西区域明显要距离城市核心近,但由于在道路交通方面劣势明显,因而在商业与居住开发方面落后于远航路区域。但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单核同心圆扩展模式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因而发展多核生长的延连扩展成为选择。即城市外围地带出现新的生长点,彼此之间产生“磁性相吸”,并逐渐延连成片,城市在扩展中呈

7、现为复合生长的形态。在中小城市通常表现为“双核生长并填充”的模式。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发展当产业集群位于城市边缘区或郊区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其周边聚集了较多的生产要素,随着功能逐步完善,往往成为功能相对独立的分区或组团,形成一个新的城市中心或副中心,使城市逐步向多中心模式发展。对于禹州市城西工业聚集区而言,在目前工业建设的同时应注重工业聚集区商业与服务功能的完善,在为本区服务的同时使在该工业区形成新的中心成为可能。在禹州市城市规划中建设了新的行政文化中心,在西部建设新的工业聚集区域,与原有核心形成功能上的相对错位

8、发展,减少了原来单核的各方面压力,同时也在将东部形成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核心,使整个城市逐渐由单核模式转变为较为合理的双核发展模式。而且在西部工业聚集区合理发展第三产业的情况下,亦可在西部形成一个服务于工业区的相对核心区。3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发展3.1城市中心区的结构与更新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核心,其功能构成主要是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