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ID:20180703

大小:7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0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冷热湿敷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徐秀端余雪纷赵群群巫兰花黄静宜(福建省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厦门361000)【摘要】目的:观察冷热湿敷交替应用对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将70例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36例)于插管位置正常后24小时,给予生物冰袋冷敷30分钟,热毛巾再湿热敷30分钟,间隔2小时后重复,每天4次,连续5天。而对照组(34例)仅给予一般常规指导。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几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4例,而实验组4例,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渗血发生率

2、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o结论:冷热湿敷交替应用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早期静脉炎的发生,且不引起早期渗血的发生,具有安全、操作简单、乂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便于临床应用。【关键词】PICC;冷热湿敷;静脉炎【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04-0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维护简单,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内科化疗(可避免化疗药物刺激外周静脉),新生儿科早产儿(由于缺

3、乏外周静脉通路),消化科患者(肠外营养需连续输液)等。同时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PICC置管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即使该并发症可以通过预防降低发生率。现对7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组比较,通过釆取早期冷热湿敷交替的措施,观察7天内有无发牛.静脉炎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乳腺外科PICC置管的乳腺癌患者70例,纳入标准:均是女性乳腺癌需要六个疗程化疗的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血管弹性好,并自愿行PICC置管术。年龄在28至62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左侧乳腺癌46例,右侧乳

4、腺癌24例,即右侧肘上PICC置管46例,左侧肘上F>ICC置管24例。PICC置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送管顺利,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凝血功能及穿刺部位,血管弹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由巴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套管及附件,由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PICC置管资格证的护士操作完成。操作流程:先选择好血管,定位,置管前谈话,并签署置管同意书;置管前热敷置管手臂,测量置入长度,按操作规程由助手常规消毒后,操作者戴无菌手套,穿一次性手术衣,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

5、以15〜30°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后由助手松开止血带,操作者拔出钢针后将导管沿血管走向缓慢送入,并嘱患者下巴贴近锁骨(以减少误入颈静脉的概率),插入到正确的位置后缓慢退出导丝、常规修剪,再次回抽见回血后用生理盐水以脉冲式、充分冲管后,接上肝素帽,动作轻柔地一次性插管成功地完成PICC置管术。对照组患者置管后,按PICC置管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即仅在24小吋内置管侧手臂用生物冰袋冷敷预防局部渗血。实验组置管后除常规24小吋内置管手臂用生物冰袋冰敷预防局部渗血外,还指导患者于置管24小时后,给予生物冰袋局部冰敷与热毛巾湿热敷交替进行。方法:置管后当天确认插管位置正常

6、后护士立即拿生物冰袋至病房,生物冰袋外包干毛巾(避免生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敷于穿刺点上方10cm处,避开穿刺点,冰敷30分钟后,用温湿毛巾于同一部位热敷(温度50〜6CTC,湿度以拧不出水为宜)30分钟,休息间隔2小吋,继续冰敷,如此周而复始,每日4次,持续5〜7天,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效果。1.3结果观察置管后7天内观察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包括患者的生命征、穿刺点局部情况、局部皮肤感觉、温度和颜色等,对患者的局部静脉走向及穿刺点进行评估调查。局部静脉走向及穿刺点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提示无静脉炎发生。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所规定的标准[1】:1度:局

7、部疼痛,轻度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n度:局部疼痛,中度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n度:局部疼痛,中度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1.4统计分析静脉炎的例数采用Excel表录入,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1.结果见表1经卡方检验,χ2=8.58,P=0.035<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静脉炎的概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4.05,P=0.044<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渗血的概率差异具奋显著性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