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ID:20181715

大小:7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11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_第1页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_第2页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_第3页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_第4页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研究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根本体现是按劳分配和人权保障的统一。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体制不够完善、传统发展理念不够科学、人们的社会公正意识不够强烈等原因,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公共权力运用失当、社会再分配力度弱化等社会公正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指导,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关键、以培育人民群众的社会公正意识为动力,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才能获得现实解决。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公正观;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公正问题;对策  :A811:A:1671-9255(

2、2012)02-0001-07  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在取得巨大社会进步的同时,社会公正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为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是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当代价值所在。正确阐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也是学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正学说的重要课题。本文愿意为此抛砖引玉。  一、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往的阶级社会之所以是不公社会,是因为它们存在着私有制,存在着阶级剥削和压迫。在那些社会中,一部分人的自由和发展是以另一部分人的自由和发展的丧失为代价的,即使得到自由和发展的那一部分人也不过是半自由和片面发展了的人

3、。这一切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因为共产主义拥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的社会。为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这些条件包括:其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其二,一切阶级差别彻底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人们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在生产领域和一切生活领域实现完全的平等;其三,经济生活的准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其四,全体人民

4、的共产主义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道德觉悟极大提高,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普遍地树立了起来,全民教育普及并不断提高,人们过着高尚的、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根本而言,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制度为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保障真正的人权提供了直接前提。社会主义是讲人权的,这种人权是为广大劳动者所享用的人权,而且是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实现的全面的人权。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有关阐释[2],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内容体现为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平等。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广大劳动群众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由此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和

5、法律权利以及相应的政治义务和法律义务。而且,文化方面的权利,包括思想、言论等方面的自由权利也得到了根本保障。  二是劳动平等。劳动是广大劳动群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此拥有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劳动的权利,社会应合理地安排每个人的劳动。由于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受益者,因此有进一步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的义务,社会应督促每个人进行勤奋而诚实的劳动。  三是分配平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公有制为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同时,按劳分配为公有制夯实了基础。按劳分配要求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每个劳动者按照所提供的

6、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自己应得的报酬。劳动者通过按劳分配能够更加切实地体悟到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自豪与职责。  为保障上述人权内容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彻底消灭阶级、彻底消灭剥削,实现人人平等;需要尊重和发挥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充分保障公民在教育、就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需要灵活有效地、多形式全方位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  二、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表现  当今中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体制、社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根本体现是按劳分配和人权保障的统一。当今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体制

7、不够完善、传统发展理念不够科学、人们的社会公正意识不够强烈等原因,社会弱势群体边缘化、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公共权力运用失当、社会再分配力度弱化等社会公正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坚持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指导,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保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关键、以培育人民群众的社会公正意识为动力,当今中国社会公正问题才能获得现实解决。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公正观;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公正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