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0182781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电针艾灸组)和对照组(药物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7②病程半年以上;③年龄50~80岁;④同意配合针灸疗法治疗。  1.2.3排除标准:①治疗期间更换其他治疗方法或中止治疗;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内脏疾患、造血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③不愿意接受针灸疗法治疗。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电针治疗:局部选取蛇头穴为主穴,沿疱疹分布带边缘,进行多针斜刺,一般每间隔2.0~2.5cm刺入

2、1针(阿是穴),每个皮损区约刺10~12针形成密集的围刺状。体穴治疗,病位在头面部加刺风池、合谷;上肢加曲池、内关;胸肋腹部加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均取双侧,然后再加刺足三里、阳陵泉、行间;捻转泻法,刺激稍强,进针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G-6805型,上海电针仪厂),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力为度,留针30min。  温针治疗:局部以蛇头穴为主,与阿是穴每隔4~5个针刺点加艾段1.5cm;夹脊穴、足三里毫针柄加艾段2cm,温针灸,每天1次,剧痛者2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2对照组:①布洛芬缓释胶囊0.3g,如药后有胃部不适配合法莫替丁20mg,均饭后口服,每日2次。②

3、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肉注射,隔日1次;维生素B12500?g,肌肉注射,隔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评定  1.4.1疼痛评估:采用国际通用数字评价量表对针灸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估。具体办法:用疼痛评分尺(北京清华紫光制药厂提供)进行疼痛标实,以疼痛尺上标有的0~10共11个数字表示疼痛程度。其中0表示无痛,1~2表示轻微的疼痛,但不影响睡眠;3表示可以入睡的疼痛;4~6表示存在不适感的疼痛,但可以忍受入睡;7表示无法入睡的疼痛;8~9表示无法忍受的具有窘迫感、烦躁的疼痛;10表示剧烈疼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疼痛尺上标实位置,以此表示目前所处的

4、疼痛状态。根据疼痛症状和疼痛改善程度计算出疗效指数判断临床疗效。  1.4.2疗效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数一治疗后评分数)/治疗前评分数×100%。根据指数将疗效确定4个等级:临床治愈:局部皮肤疼痛基本消失,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正常,疗效指数>95%;显效:局部皮肤轻微疼痛,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显著改善,疗效指数60%~95%;有效:局部皮肤疼痛减轻,但时有加重,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稍有改善,疗效指数30%~59%;无效:皮肤疼痛未减轻,甚至加重,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无改善,疗效指数<30%。  2治疗结果  2.1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经2

5、个疗程后,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占32.1%,显效15例占53.6%,有效4例占14.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占14.3%,显效11例占39.3%,有效9例占32.1%,无效4例占14.3%,总有效率85.7%。见表1。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止痛效果比较(例;每组n=28)  2.2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有胃部不适感,查粪潜血阴性,未中断服药。  2.3典型病例  刘××,女,79岁,于2009年4月20日来诊。主诉:2006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胸背部群集性带状分布的红斑

6、、水疱,伴阵发性刺痛,医院给予肌注维生素B1、B12和病毒唑等治疗,3周后水疱结痂、脱痂,余色素沉着,但皮损处仍感阵发性刺痛、灼痛,寝食难安,晚上疼痛尤甚,难以入睡。长期服用去痛片等西药,效果欠佳。痛不欲生而欲寻短见,女儿发现后,每晚陪其睡眠已近3年,经人介绍来我科室治疗,给予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5次,疼痛明显减轻,巩固治疗一疗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随访一年无复发,达到临床治愈。  3讨论  PHN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脊神经节或感觉神经根变性、纤维化有关。带状疱疹病毒可侵及脊髓后根神经节或半月神经节,继而在脊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感觉过敏,表现最明显的是皮肤分布区的痛觉过

7、敏[2],以及神经纤维变性导致2级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异常放电,产生疼痛[3]。也有认为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炎症水肿及瘢痕有关。由于老年人各方面的机能都在减退,神经组织损伤后很难修复,治疗不及时往往会遗留严重的神经痛。临床中发现,其发病率、疼痛程度均与年龄呈正比,年龄越大,迁延时间越久,越难以治愈。  中医称之为“蛇丹愈后痛”,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湿热毒邪其性重浊粘滞,胶着不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