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ID:20187364

大小:8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沁园春 长沙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1、通过感知分析语言文字,再现诗中意境,品味其组成的宏大气势。2、了解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中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人壮阔的胸怀和豪情壮志。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②.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教学方法:  ①.朗诵法     ②.合作探究法 ③.提问法Ⅰ。教材助读:1.读下面的文字,感受意境之美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

2、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3、 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Ⅱ。预习自测2课前熟读《沁园春·长沙》3、抄写一遍《沁园春·长沙》【信息链接】:建议看《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6-【学习建议】1整体朗读。2合作探究问题Ⅰ.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问题1】       同学们已经诵读了《沁园春. 长沙》这首诗,请同学们说一下读了这首诗的整体感受?【问

4、题2】第二次读课文(读上阕):划分本词的层次,上阕可分为三层。从哪里到哪里?明确写出来每层都讲述什么内容?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问题3]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写由“看”字看到的秋景有什么。是怎样注意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的。[问题4]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指出问题,引起回忆。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岁月,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问题5]那么“同学少年“时怎样的意境呢“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鉴赏“曾记否,

5、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提示:气魄大!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就有如此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小结】小结:归纳一下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6-训练案Ⅲ.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复矫正。 课堂练习一、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1)知识点1:了解文体词的有关知识 词是诗的别体,是

6、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问:(4分)解释:“沁园春”,             。“长沙”,             。词,又叫                     ,不同的词牌有                      要求。(2)知识点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 问:这里的秋景选了哪些意象,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5分)                                                          (3)知识点3:理解诗歌跳跃性的语言。 

7、问: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5分)2.知识点演练 (1)变式演练1: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问:(3分)《沁园春.长沙》属于                      。        (2)变式演练2:问:(5分)含有秋季景物意象的诗词还有很多,试举出几例。                                     

8、                     二、题型训练1.题型(选择题)(5分)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A.表现了作者的愤恨、迷惘和不解。B.表现了作者的远大胸怀和革命壮志。C.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奥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