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

ID:20189809

大小:167.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0-11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_第1页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_第2页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_第3页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_第4页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单庄村规划改2011.1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抚宁镇西单庄村文明生态村规划第一章总则1.1任务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颁布了《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环发[2006]151号)。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

2、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胡锦涛在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了积极响应全省农村广泛开展的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见〉的通知》(冀发[2004]10号)精神,秦皇岛市政府已将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逐步提上日程,并把文明生态村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合理发展建设的依据和手段,2011年7月河北农业大学受秦皇岛市环保局委托,承担了编制《抚宁县西单

3、庄文明生态村环境规划》的任务。1.2规划的范围与时限1.2.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抚宁县抚宁镇西单庄村整个行政村。土地面积1870亩。1.2.2规划时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时限为5年,即2011~2015年。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

4、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7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抚宁镇西单庄村文明生态村规划1.3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环发[2006]151号);(4)《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07);(5)《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2修订);(6)《河北省文明生态村规划指导》冀建村[2004]311号;(7)《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5)》;(8)《秦皇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秦皇

5、岛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10)《秦皇岛生态市建设规划》;(11)秦皇岛市环保局2008第118号文件;(12)《抚宁生态县建设规划(2008~2015)》1.4规划的原则1.4.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紧紧抓住发展这一主题,以产业做支撑,把发展作为兴村富民的第一要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非农业,多渠道转移剩余劳力,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1.4.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要以规划为先导,本着因地制宜、节省投资的原则,着力体现本村区位特点,经济特征和

6、文化特色。保护村域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避免破坏性建设。1.4.3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的原则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7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抚宁镇西单庄

7、村文明生态村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村民的利益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鼓励支持村民参与文明生态建设。1.4.4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的原则加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环境和生态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1.4.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止环境损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还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1.4.6强化环境管理原则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