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

ID:20191875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0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_第1页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_第2页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_第3页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_第4页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预防与对策【】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供水企业应尽的职责。本文通过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从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二次污染;原因;管理;监督;防治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模的扩大,建筑物越来越高。供水企业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给水系统压力的需求。二次供水设施相继出现,同时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卫生意识不断增强,有关水质的话题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备受关注。  通常,二次供水设施包括高、低位水箱、水泵、输水管道等设施。自来水首先进入低位水箱,然后通过水泵输送到高位水箱,再通过重力作用供给高层的各住户

2、或者由水泵变频加压直接供给用户。由于管理不善,存放水时间长等,造成饮用水二次污染的情况普遍存在。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直接结果是影响用户感官,使饮用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严重的甚至发病,危害人体健康。  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水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又与同水接触的截面性质有关,也与外界许多条件相联系。  1.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1.1微生物繁殖对水质的污染  水输送到末端后,消毒剂基本消耗殆尽。微生物开始再度繁殖,除了直接造成细菌学指标的下降外,还会加速管道的锈蚀、结垢。  1.2管道腐蚀、结垢对水质的污染  水在流

3、经未经涂衬的金属管道、配件、水箱的过程中,由于pH值、溶解氧等作用,会对管道内壁造成较严重的腐蚀,产生大量的金属锈蚀物。其次,生活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等,这些金属离子在供水管X内达到一定浓度后,随着水的pH值、余氯量等因素的变化,沉积在管道内壁上,造成管道内壁结垢。管道内壁的锈蚀、结垢必将导致水中余氯量迅速减少,色度、浊度等指标明显增大。当管道内水流速度、水压突然变大或方向突然改变时,就会造成短时间的水质恶化,甚至出现“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  1.3余氯消毒副产物对水质的污染  余氯具有很好消毒效果,但同时又会产生消毒副

4、产物,如氯仿、四氯化碳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1.4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出现的污染  加压水箱容积设计不合理,使水在设备中的停留时间过长,影响饮用水水质,泄水管与下水管连接不合理,溢、泄水管与下水或雨水管线直接联通;水设备的位置选择不合适,周围环境脏、乱、差;贮水设备的配套不完善,如通气孔无防污染措施、盖板密封不严密、埋地部分无防渗漏措施,溢泄水管出口无X罩等;给二次污染留下安全隐患。  1.5供水卫生管理上的原因  水质二次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卫生管理不当造成的,主要表现在:(1)管理不善,产权单位未定期进行水质检验,按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有的水池水

5、面上还漂浮着杂质,有的水池内壁长满青苔,池底积满厚厚的淤泥,致使水质逐步恶化。(2)未履行建设程序,主要是二次加压供水系统建设中的设计、选材、施工、验收往往不经卫生管理部门审查。(3)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与监督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监督管理机制不合理,自备水  2.生活饮用水二次污染的防治措施  2.1采用优质新型管材  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给水管材。目前新型给水管材有钢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耐腐蚀金属管(如球墨铸铁管、钢筒混凝土管、铜管、不锈钢管)、复合管(如铝塑复合管)等几类。基于新型给水管材各自不同的特点,建议建筑物内供水管道采用塑料管或复合管。居住

6、区内DN300以下供水管道采用塑料管,DN300以上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管,大口径管材使用钢筒混凝土管。  2.2对水池(箱)采取有效的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2.2.1水池(箱)材料严格采用防污染卫生材质  地下贮水池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需内衬处理,以防止水泥中有害成分溶出;地面水箱可以采用卫生级玻璃钢、搪瓷钢板、热浸锌钢板或卫生级环氧树脂涂衬处理钢板等具有较好防污染效果的材料。  2.2.2确保消毒效果的持续性  生活用水长期滞留,导致水质恶化,可采取生活用水从水池(箱)底部虹吸出流,或池(箱)内设溢流墙(板)等措施,使生活用水不断更新。也可采用简易加氯消毒法进行

7、二次加氯消毒。用铜管制作加药管,管内加入含氯缓释剂,管周边均匀分布若干直经为3~5mm的小孔,加药管设置于进水孔处,利用水流的冲击,使药物慢慢渗析开来。  2.2.3水池(箱)的位置要合理  设立在室外的蓄水池,不要布置在易受污染处,应尽量保证其与化粪池之间不小于10m的净距,当净距不能保证时,可采取提高饮用水池标高或化粪池采用防渗漏材料等措施。入孔应高出地面5cm,防止污水流入水池。  2.2.4合理设置水池(箱)的管、孔  进、出水管的设置要避免短路,出水管应设在最低处,进水管出口要设置水位控制阀,如液压阀、浮球阀等,并在进水端设检修用的阀门。溢流管上应设存

8、水弯,用水封防止污物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