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

ID:20196469

大小:7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0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_第1页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_第2页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_第3页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_第4页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图像时代文学的使命【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读图时代里文学的境遇与使命。在这个图像甚嚣尘上的时代,文学似乎显得边缘化了,甚至有人认为,图像将会使文学消亡。然而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并非图像媒介所能够完全传达和满足得了的,文学的神圣性使它在图像时代尤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关键词】图像;文学;媒介近几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包括文学在内的人类的精神活动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的精神生活越来越让位于物质生活,诗歌等各类文学艺术变得越来越乏力。在这个一切都强调速度因而一目了然的图像比千回百转的文字更受到欢迎的时代里,文学作为

2、与图像艺术同样悠久的艺术门类,它的历史命运和所应承担的使命是怎样的?早在19世纪初期,黑格尔的艺术难题己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在黑格尔那里,艺术是对绝对理念的感性表现;在古希腊时代,艺术曾是人们所必需的,占据着生活中最崇高的位置;而进入到偏重理性与理智的工业化社会,智性的抽象思维以绝对优势战胜了“相对低级”的感性的形象把握,依赖理性的工业生产与交换已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支配性力量,在人们的精神城堡中,淘空了的信念急需一个替代品来填充,物欲得到了空前的膨胀。在理性发达的时代,艺术遇到了困难。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在与荣格的对话中,也

3、曾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无奈地表达了文化必将寂灭的忧虑。众所周知他的泛性论。“无论在一个人身上或在一件艺术品上,只要显现出灵性,他便对之加以怀疑,并拐弯抹角地认为这是受压抑性欲的表现。任何无法直接从性欲方面来加以解释的,他便转而认为是‘精神性性欲’”。鉴于此,荣格对他说:“这种假设要按逻辑推论下去,便会导致作出文化寂灭的判断。文化因而便显得只是一种闹剧,只是受压抑的性欲的病态的结果。”弗洛伊德肯定地回答说:“情形就是这样,而这正是一种厄运,对此我们无力与之抗争。”弗洛伊德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自我乃至人类文明的认识。在他看来,文学

4、艺术乃至人类文化均是人类性欲的表现,而这一无法摆脱的厄运将使人类文化这一漂浮的城堡最终寂灭倾覆于人类的欲望之海。2000年秋,美国加洲大学教授米勒访问中国,他分别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报告,感伤地宣告了他与他的老师德里达一致的忧虑__文学的终结。希利斯•米勒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极度膨胀的时代,文学及文学研宄是否将继续存在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不是文学用文字媒介去完整地表现人类主体情感,而是文字媒介造就了文学这一人类独特的情感生活方式,所以,就如文字媒介先规定了印刷书写时代人的精神感受方式一样,新的电子传媒

5、与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必然会塑造出新的人类感受方式,旧的感受方式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而改变。而这种改变将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从黑格尔的艺术难题被提出至今,二百年过去了,艺术的生存环境确实愈来愈恶劣,艺术确实遇到了难题,艺术的某些沦陷与异化确实已难以挽回,但艺术并不曾消亡;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提出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确实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意志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理论的笼罩下,人的道德确曾受到强烈摇撼和考验,但所幸的是,不证自明,文化并未因此而寂灭。德里达与米勒从媒介革命的角度来立论的文学终结论,由于时

6、间距离太近,或许还难以用时间中的事实来论证它的非可然性,但也许可以从理论的角度来尝试。赞同米勒的人们往往惊讶于信息时代的措不及防。电子技术使一个又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视画面不由分说地呈现在你面前,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把一个细微的细节极大限度地放大在你面前,充斥你的视野,由不得你选择,有一种强迫性。在你还没来得及做出接受或者拒绝的判断之前,它已完成了它要施加于你的作用,所以,有人认为,“在媒介面前,我们没有主体的选择与坚持能力。”或许,我们会想,虽然每一个画面是带着强迫性来到我们面前的,但我们仍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媒介图像中为自己选择自

7、己所需要的。但事实是,疲惫的人们往往只是根据流行来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嗜好,而惰于费心思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1](P6)但正是这些虚假的需求郑重其事地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人们对像他人一样地拥有广告中美妙无比、光怪陆离的商品充满了信心,空洞的心灵被信息充满。而这种表面上的丰富,恰恰体现着深度的贫困__个体存在的独特价值被悬搁。或许,这恰恰实现了媒介的目的与使命。《说文解字》中对“媒”的解释是“媒,谋也。谋合二姓者也。

8、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对“介”的解释为:“介,画也。画部曰画,界也……田部界字乃后人增之尔。介界古今字。分介则必有闲……从人从入,人各守其所分也。”可见,“介”本与“界”同,原指在田间画出界限,显现出分别,再引申为事物之间的不同。而“媒”与“介”合在一起,则正是“谋合不同事物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