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ID:20196801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1

腹腔镜脾切除术  _第1页
腹腔镜脾切除术  _第2页
腹腔镜脾切除术  _第3页
腹腔镜脾切除术  _第4页
腹腔镜脾切除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脾切除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脾切除术[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一、LS的适应证  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血小

2、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②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长径<11cm)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多为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符合LS的条件。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Barry〔1〕报道了对两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病例;LS也可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毛细胞白血病、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海贫血、aurice.〔11〕主张先行内窥镜超声检查,方法是

3、:向左上腹注入500毫升生理盐水以消除气体界面,用超声探头触及脾脏表面,了解脾脏实质内有无肿物,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活检;对淋巴瘤的病人行内窥镜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有无受累。然后开始在腹腔内寻找副脾,重点寻找部位是脾门、胰尾、网膜,仔细检查后再察看小肠、大肠的系膜、盆腔(包括Douglas窝,阔韧带、左腹股沟内环处),发现副脾时将其切除。自剑突下打孔处插入扇形牵开器用来向右侧牵拉胃。随后分离、切断脾的韧带和血管,将脾脏游离。George〔2〕主张先用钝性分离加电凝、电切打开胃结肠韧带,找到位于胰腺上缘的脾动脉主干,在其发生分支之前用血管夹夹闭、切断,或用体内

4、(或体外)打结法将其缝扎、切断。用牵开器将胃大弯向上方牵拉,显露出呈“窗帘”样或被上下牵直的胃短血管、脾上极和膈,靠近脾用血管夹夹闭、切断胃短血管,游离脾上极,用电切切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和脾膈韧带,余下的血管用血管夹夹闭或用Endo-GIA钉合器一并钉合后切断,也可分别结扎、切断;Scott〔12〕、Nilsen〔13〕习惯先断脾结肠韧带后将一个探条置于脾门后,并将脾门抬起,这样有利于显露出脾门血管;Emmermann〔3〕、Cadiere〔14〕等主张先由下至上分离脾的下级、上级、胃短血管,最后处理脾门血管。John〔5〕游离脾脏的顺序为脾下极、脾门血管、上极

5、血管,在分离、切断胃短血管时如左肝外侧叶妨碍手术操作,可切开左肝三角韧带,将左肝外侧叶向右方牵开。在分离、显露脾门血管时应用内窥镜超声刀,不易造成脾蒂血管损伤,从而避免大出血〔15〕。无论用Endo-GIA钉合器还是用血管夹或体内(或体外)打结法,近侧的脾动脉断端均应双重结扎牢固、确切。脾脏切除后,彻底冲洗左上腹区,如发现有小的出血,用电凝止血。  将脾脏自腹腔取出的方法:经腹壁打孔处送入非渗透性收集袋,打开后将脾脏移入袋中,将收集袋的开口经脐部打孔处提起,使其贴近腹壁,随后排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撤走脐部的套管,在脐部打孔处做一3~4cm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用手指、剪

6、刀或其他器械将脾脏搅碎后取出。如LS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分期,则需保证脾脏标本完整,以利做出病理诊断,此时需将腹壁切口延长至6~10cm,然后取出完整的脾脏。术毕置腹腔引流,便于观察术后腹腔内情况〔3〕。术后在腹壁打孔处用0.25%的盐酸布吡卡因局部浸润注射可减轻术后疼痛。  目前临床仅报道一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病例,病人为摔伤后左上腹痛的13岁男孩,血管造影发现脾上极动脉远端有造影剂溢出,将脾上极动脉栓塞、控制活动性出血后,腹腔镜下探查发现栓塞后缺血的脾脏组织与正常脾脏组织分界线上方6~8cm处有一横行破口,遂切开膈结肠韧带、脾胃韧带,逐一结扎,切断胃短血管,沿脾

7、脏横行破口水平用电切切除脾上极,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满意。五、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寻找副脾:ITP病人的副脾发生率约为20%〔17〕,脾切除术后ITP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中遗留副脾,故LS术中应仔细探查腹腔,寻找副脾。副脾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脾门,脾蒂血管区,腹膜后胰尾区,靠近胃大弯侧的大网膜,小肠、大肠的肠系膜,女性的左侧的阔韧带和Douglas窝以及男性的左侧睾丸附近。上述部位在LS术中能探查到的应尽力探查。取出脾脏后应对小网膜囊、胰尾、大网膜进行第二探查,严防遗留副脾。John〔5〕还提出其他两种术中寻找副脾的办法,即术中锝99m或铟111同位素扫描和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