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ID:2019822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_第1页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_第2页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_第3页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_第4页
资源描述:

《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辩骚》借用先秦兵家的“奇正”观念,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提出出了“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的理论主张,创造出了“奇正华实”的重要思想,即文学要在继承前人的艺术经验的条件下求新变,但在新变又不可变成失去分寸的放纵,应注意艺术控制。刘勰的艺术节制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辩骚》;兵家;奇正  简介:邵立志,男,河北省滦县人,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高级讲师,文学硕士,所学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   

2、 “奇正”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常用术语。  先秦著名兵家著作《孙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六韬》和《尉缭子》等分别阐述了“兵家”的奇正思想。孙武重视奇正思想,"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①“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里所说的“势”,指的是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形成于己有利的作战态势,在军事斗争中称之为“任势”,即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威猛之势。《司马法•用众》篇指出:“凡战之道,

3、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②主张根据敌我双方兵力a的众寡强弱,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孙膑在《孙膑兵法》中提出“势如弓弩,兵势无穷”的观点,他说:弓弩“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弓弩势也。”“势者,攻无备,出不意。”“夫兵者,非士(恃)恒势也。此先王之傅(布)道也。”《尉缭子》中提出了用兵“贵先”的原则,他说:“故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六韬•龙韬•军势》篇提出了用神秘莫测的计谋造成势不可挡的兵势的问题,“势因于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以上

4、各家都是从“灵活通变”的角度强调“奇正”的价值及其运用,具有共同的特性。先秦兵家的“奇正”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文心雕龙•辩骚》在肯定楚辞推进了文学新变的前提下,借用兵家的“奇正”观念,把兵家的“奇正”观念转化为文学理论的观念。  按照刘勰的解读:“正”指内容的无邪,得性情之正,形式上无淫滥放失、陷于偏畸,故有“雅正”一词;“奇”则相反,指思想情感的超迈不群或惊世骇俗,构思和表达上的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刘勰认为:楚辞创作的成功,在于纯正的思想感情与奇特的夸张想象(包括神话的运用)相互结合,即在奇

5、特的夸张、幻化的神话世界中艺术流动。在此基础上,刘勰进一步阐述了文学创作变化中的“艺术控制和调节问题”,提出了“酌奇而不失其贞(正),玩华而不坠其实”③的理论主张。  在《文心雕龙•定势》篇,刘勰又进一步提出“执正以驭奇”的主张,不但反对时人“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④的刻意求奇,以为是“适俗”所致;还要求人克服“密会者”“意新得巧”、“苟异者”“失体成怪”的毛病,不要“逐奇而失正”,而要“执正而驭奇”。这主要在“奇正相生”的第二层次来运用了——就是说文学创作中也有奇正相通和转化的问题。  刘勰把兵家“奇正”

6、转化为文论观念,其目的是提出艺术节制原理,即以“正”制“奇”,不让奇诡而失去雅正;以“奇”调“正”,不让雅正流于呆板而无生气。刘勰认为“离骚”的成功,就在巧妙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控制。在给予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以很高的评价之后,刘勰提出了“酌奇而不失其贞(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理论主张:楚辞的特点是在“奇正华实”之间实现了一种艺术调控。在奇与正、华与实之间,通过调节掌握了一定的度,从而形成内容与形式之间富有弹性的艺术张力。它一方面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局面,树立了新传统;另一方面,又肯定了风雅、经典作为旧的传统也是不可丢弃的。  刘勰

7、的艺术节制思想,既是他借用兵家的思想,又继承了儒家孔子的诗学原则。《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左传》写季札观乐,其中也有“勤而不怨”、“忧而不困”、“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的说法。刘勰显然对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很深的理解,并认为它与兵家的奇正观念是一致的。他把孔子的思想当做诗学原则来理解,并参照兵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酌奇而不失其正,玩华而不坠其实”的艺术节制理论。这一理论,在《文心雕龙》的其他篇中也有同样表述:“衔华而佩实”、“旨约而辞丰

8、”(《征圣》);“直而不野”(《明诗》);“意古而不晦于深,文今而不坠于浅”(《封禅》);“要而非略,明而非浅”(《章表》);“敬而不慑,简而无傲”(《书记》)。  总之,刘勰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继承先秦兵家“奇正”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