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

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

ID:2019923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9

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_第1页
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_第2页
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弱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chinadance.com/论传统舞蹈中演员个性的弱化  每个人都有个性。人的个性特征表现在他具有特定的行为、语言和内心活动的方式,这是由于各自的具体环境的差异,各自的生活经历、教养以及生理条件的不同形成的。个性就是人的内在特点和外貌的总和。在表演艺术中对演员的表演个性要求更高,因为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要比现实生活里的人具有更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从而更加严格要求演员具有表演个性。在当代影视界中,葛优、姜文等都是以自己独特的表演个性而独树一帜。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舞蹈演员的个性是怎么样的。于晓雪的《一

2、个扭秧歌的人》是他的个性吗?刘震的《轻青》是他的个性吗?姜铁红的《奔腾》是他的个性吗?其实不是,因为传统舞蹈演员的个性已经弱化得没有了。只存在对风格掌握程度的不同。  一、传统舞蹈演员的诞生即是个性泯灭的开始  让我们首先从外貌身体条件来说。电影、话剧演员每个演员的外貌不同,都根据自身面貌和体态去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在表演中首先以外貌来突出人物的个性。面善的演忠臣、面恶的演强盗,从而使演员各自具备了个性的外表。而舞蹈演员呢,众所周知,我国的舞蹈教育是早期型教育,从小开始,进艺校、考大学。从进艺校就是舞蹈演员的诞生,

3、就是我们常说的“童子功”。他们诞生的外貌就是一批具有统一性的而无个性的身体。从他们出世的标准就可以看出他们所具有的统一性:必须是年龄10-12岁,身高1.44-1.55米,腿长必须超出身高12厘米,臂长必须长于身高,长相端正、漂亮。这统一性就充分说明了舞蹈演员是作为舞蹈文化的媒介和工具而诞生的,身体是舞蹈的媒介,这媒介经过符号化形态姿态、动作,并经过审美的和文化的浸润转成艺术信息被传播、被接受,构成无声世界漂亮的符号。从而也形成表演形式只有以美呈现美,而艺术中的以丑呈现美就受到了限制,这里指的美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美。

4、这一点在电影中就较好。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是以丑陋的外表出现在观众面前,而他表演的却是人类高尚的道德境界。  二、训练体系的规范性制约着个性  在舞蹈演员成长的道路上,其所受训练的体系是一种制约个性的训练体系。对一个民间舞演员的评价,就是要看他对此舞种风格掌握程度如何。中国民间舞是一个深邃的文化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的动作以其特有的动态、形象展现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同时产生了文化传播的效应。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使民间舞异彩纷呈——正所

5、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风俗养就了不同的民间舞。“汉、朝、蒙、维、藏”五大民族、八大地区是中国民间舞训练体系的主干。如山东鼓子秧歌动作风格是慢板“稳、沉、抻、韧”,快板“捷、健、劲、展”表现山东人那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努力进取的精神。再如藏族舞蹈中最具有特色的一点是膝盖的颤动——颤膝,无论是做踢踏、弦子、锅庄舞都离不开这个颤动。颤膝不是一般的抖动,它主要以上下运动为主,要贯穿于一切动作中,像小溪流水一样连绵不断。朝鲜舞的曲伸,东北秧歌的逗、艮,安徽花鼓灯的溜的起、http://www.ch

6、inadance.com/http://www.chinadance.com/刹的住。因此民间舞的不同风格是不可改变的,它的风格也就表现着它特有的风俗,所以民间舞演员的训练任务只在于用肢体去掌握不同的动作风格,通过各种基础训练去准确无误地掌握它。是丝毫不能根据个人性格去改变这些动作风格。在此让我们以傣族舞蹈《雀之灵》与《小卜少》作对比。《小卜少》创作完全是符合传统舞蹈要求、完全运用传统素材而成的。如动作中固定的“三道弯”舞姿的美,动作风格都是一种传统式的。而杨丽萍的《雀之灵》作品就完全不是,它是杨丽萍个性发挥而成的

7、。她通过对傣族舞的深入认识、研究,创作出独具风格的傣族舞。完全打破了传统形式,在原有形式上进了一大步。如她把传统舞姿中固定的“三道弯”发展成为流动的“三道弯”,在表演风格上也冲破了原有舞蹈的约束。充分利用自己身体本身的优势,在舞蹈中发挥自身的个性,使《雀之灵》成为别具特色,风格鲜明的傣族舞,对傣族舞的发展影响很大。而这都是在舞蹈演员充分发挥个性的基础上完成的。  严格规范的训练体系使舞蹈演员只是民间舞蹈文化的一种肢体工具,至于个性发挥而言是不允许的。于是在潜移默化中,演员的天生个性已埋藏到心底,只是一味去模仿、去学

8、习那种成形的“东西”。在古典舞训练体系中也是如此,古典舞最主要的要求是动作“万变不离其圆”,从单一的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从动作和形式到运动轨迹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圆”的制约下,中国古典舞手臂形态要讲“圆”,舞姿造型要“圆、曲”相照,运动轨迹要往来交织在“圆”的整体轮廓之中。这在身韵课上充分体现出来。所谓身韵,既身法与韵律二者有机的结合,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