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

ID:20199952

大小:197.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0-11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_第1页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_第2页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_第3页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_第4页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课件幻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进展ViralMyocarditis(VMC)重庆医大附一院心内科陈明2008-04-12广州病毒性心肌炎定义: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霉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致,后者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病以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由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在尸检中出现率约为4%~10%。近年来由于风湿热和白喉等所致心肌炎逐渐减少,

2、病毒感染所致增多。它可以原发如新生儿柯萨奇心肌炎,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同时或先后累及心肌所致。因而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历史回顾1899Feidler4例1952CoxasckievirusB非洲婴儿1957北爱儿兰成人60年代美国欧洲70年代日本中国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目前已知,几乎所有的人类病毒感染均可累及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其中肠道病毒最常见,而肠道病毒中又以柯萨奇B组病毒占大部分;人类腺病毒也被认为是可能的重要病毒之一;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微小

3、病毒及腮腺炎病毒也占少量比例。病毒性心肌炎病因近年,日本学者连续报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心肌疾病中也起重要作用。此外HIV的感染与心肌疾病的发生也有关联。病毒性心肌炎的损伤机制1,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直接导致的心肌损伤2,免疫反应细胞介导的心肌损伤:T淋巴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自身免疫介导的心肌损伤:包括自身反应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心脏反应性抗体的作用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3,生化机制:细胞因子和NO的作用实验证明,白介素-I,-VI,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也参与心肌炎发病的免疫机制。

4、微血管损伤引起心脏功能和结构损害人穿孔素或成孔蛋白(HumanPerforin/Pore-formingprotein,PF/PFP)穿孔素介导的细胞毒作用:PFP是一种由激活的CTL等免疫效应细胞表达并储存于胞质颗粒中的蛋白质。其结构和功能均类似补体C9。当CTL与靶细胞接触后便通过颗粒胞吐方式,将PFP释放至靶细胞表面,插入细胞膜。多个PFP便聚合成跨细胞膜的孔道。人穿孔素或成孔蛋白(HumanPerforin/Pore-formingprotein,PF/PFP)PFP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损伤心肌

5、细胞:①PFP跨膜孔道可增加心肌细胞膜的渗透性,导致心肌细胞发生渗透性溶解:②诱导心肌细胞凋亡③导致心电生理特性异常:PFP跨膜孔道对心肌细胞膜的损害.可导致其电生理特性异常。如动作电位时限缩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下降、膜电位升高等。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病理联系病理:间质炎症为主,严重时心肌受累病变范围大小不一,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成人病变多较轻。随病程发展可为急性或慢性。在显微镜下可发现细胞浸润,以单核细胞为主。心肌细胞可有变性、溶解或坏死。可合并心包炎,成为病毒性心包心肌炎。病变常

6、涉及心脏的起搏与传导系统如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成为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病情严重程度不等。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猝死、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和)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塞等。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大多较新生儿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为轻,急性期死亡率低,大部分病例预后良好。但暴发型与重型患者少数可出现急性期后持续心腔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同,又被称为“亚急性或慢性心肌

7、炎”、“扩张型心肌病综合征”等。这些患者的自然病程不尽相同。部分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心腔扩大和心力衰竭致死;也有少数心腔扩大,而无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持续数月至数年后,未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并保持稳定;其中一部分患者可能再度病情恶化,预后不佳。-2005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本病有下述临床特点:1.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且年龄越小,往往病情越重2.半数患者病前1-3周内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即所谓“上感综合征”。3.心脏受累表现常有心悸、气促、心前区不适或隐痛等

8、。4.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5.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症状多,体征少。6.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以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不少。7.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多数较轻,预后良好。病毒性心肌炎血清生化指标心肌损伤的血清生化指标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包括酶、收缩蛋白、调节蛋白等。最常用的是肌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I(cTnl)等。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变化特点心肌酶谱:急性期阶段可升高,但多程度不高,也不出现如急性心肌梗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