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

ID:2020096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1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_第1页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_第2页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_第3页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漫谈规矩与程序》之所感近日,重读了杨幸明局长发表在《商城周讯》上的《漫谈规矩与程序》一文,觉得愈久弥香,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联想往昔与现实的林林总总,有一些肤浅的一己之见,与杨局长及各位同仁共鉴。文中所谈“规矩”一节,抚今忆昔,旁征博引,道理深刻,发人深省。引而申之,文中提出了一个根本的命题,就是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做官?一谈到如何做人,长期以来,我们时常慨叹“世风不古,江河日下。”鲁迅先生对“国民劣根性”的激愤之言,时在耳际。时下,人欲横流、少诚乏义、信仰缺失……凡此种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历史

2、的远因,也有眼前的近因。从传统上看,是以儒、佛、道三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为人的三维一体的基本框架,儒家讲为人,是修身、齐家、平天下;佛家讲为人是劝人以解脱为目的,积极地劝善惩恶;道家讲为人,是宣扬以高迈、超逸的态度直面社会和人生。有论者指出,儒、佛、道把做人的目标订得很高:儒家是要人成圣成贤;释家要人成佛;道家是要人成仙。仙、佛本是虚幻,姑置不谈,就说儒家,孔先生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不过七十二,百分之三还不到。圣人呢,则只有孔老夫子自己一个,连鼎鼎大名的后学孟轲,也只被称为亚圣。达不到而又要以此为标榜,怎么办呢?弄虚

3、作假!因此伪君子、假道学就代代相传,香火鼎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大限制甚至禁锢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了精神保守,体质弱化。更何况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其中以孝悌、中庸为核心的道德驯化,使人只是死读经书,如何做官?千百年来,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既有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崇尚立德立言立功为要旨的所谓“好官”,也有以黑心一个、厚脸皮一张、柔肠一条、媚骨一幅、屈膝一对、两头舌一根、笑脸三分、叩头虫不拘多少为秘决的所谓“坏官”,好官为了百姓,活在人民心中;坏官祸害百姓,最终遭到历史的唾弃。人是活在当下的,那么当

4、今如何做人,做官呢?“漫谈”一文中给出了答案,就是要做一个“规矩人”、“规矩官”。文中所提的各种“规矩”,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去除了其中的糟粕;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应了时代的新声。这些规矩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将文中所概括的各种规矩,再引而申之,就是要做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做人、做官都要以“八荣八耻’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做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官,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官。文中所提“程序”一节,从法律程序到工作程序,直点要害、操作性强。谈“程序”,其实又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

5、该如何做事?文中也给出了答案,就是要按程序办事。何谓“程序”,“漫谈”一文中己做了一个言简意赅的理性解释。为了增强诸君的感性认识,我再试从历史的角度做些赘述:程序,我国古代就讲究这个。春秋战国时代就讲宄“礼”,古汉语中“礼”作为社会法则或礼仪来解释。如果不讲礼,问题就大了。孔子惊呼“礼崩乐坏”,就是说大家不讲程序,不讲规则了。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礼就是一种程序。为官也是一样,官要有官的威仪,威仪也是一种程序。只要是官,就讲究威仪的程序,不分国界没有什么本土化可言,也没有什么文化冲突可言。说到程序,中国人就一向重视程序

6、,尤其是君臣关系方面的程序。见到皇帝要磕头,要请安,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就是一种程序,权力是要通过程序才能体现出来的。民国后进步了,不喊万岁了,但代之以政治口号,开会必集体背诵总理遗训,有时还要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看了这些历史,我们就会对“程序”一词的又有所感悟:程序的确很重要,从古至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发展到今天,关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种类齐全、日臻完善,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规定着我们工作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乏规章,也不乏程序,那我们缺乏的是什么呢?简言之,我们缺乏的

7、是执行程序的执行力,是落实的力度。不要让程序成为稻草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事都要按“程序”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从古至今“名利”二字。我们只要看破了名、穿透了利、心怀群众就能做一个规矩的人,就能按程序办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