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

ID:20202401

大小:46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1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_第1页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_第2页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_第3页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_第4页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心理契约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心理契约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钟文娟一、前言自2003年我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学科馆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制度的实施中存在一定的盲区,特别是学科馆员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1.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的冲突2.学科服务的高期许和高要求与实际学科服务中的现状与差距3.传统的刚性群体管理模式与现实的学科服务人员的管理的不相适应1.运用于个体管理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不同于有形契约在于它的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契合,并由此产生的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动力。二、心理契约与学科馆员2.图书馆组织与学科馆员个体的

2、心理契合(1)信息时代的用户服务使得图书馆组织面临新一轮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如何从传统的资源主导服务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服务转变,成为众多图书馆领导者和图书馆组织无可回避的迫切课题,而学科馆员制度即是对这种学科服务的探索和实践。(2)学科服务使得图书馆组织已经赋予了学科馆员的使命便是推动图书馆从显在图书馆传统服务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满足个性化、多元化信息需求的学科化服务的服务转型机制的构建,推动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向以用户为本的学习型中心的完美转身。这也即是图书馆组织对学科馆员产生的心理期待和工作承诺。(3)

3、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和学科服务的实施则提供从事学科服务的个体——学科馆员一种更为全面的展示自我才能和潜能的平台,在从被动式资源服务走向用户服务的主动服务中,将个体渐次融入到高校的整体教学科研中,使个体成为教学科研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并由此而获得高校师生的尊重和个体价值的实现。1.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学科服务的学科馆员组织体系(1)建设总—分馆学科馆员服务组(2)建设基于各项学科服务重点的学科馆员服务组三、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三、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2.因时而异建立完整的学科馆员培训体系(1)

4、新任学科馆员的培训机制(2)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馆员培训和持续教育体系三、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学科馆员管理模式3.以人为本的学科馆员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规划(1)构建以人为本的团结协作、和谐竞争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2)长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结语学科服务代表了图书馆从资源主导到学科服务主导的发展方向,当学科服务的主体——学科馆员与图书馆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心理契约,才能有效发挥出学科馆员的创新性和保持长久的激情,这正是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最为理想的管理模式之一,以人为本不仅是以读者为本,同时也应该包括图书馆信息服

5、务的中的所有个体。如果每个参与信息服务的个体的价值实现与组织目标发展相吻合,那么,也许有一天,图书馆就是真正为用户服务的温馨幸福的天堂。谢谢!联系电话:010-68903298EMAIL:libzxb2@mail.cnu.edu.cn学习动物精神11、机智应变的猴子:工作的流程有时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新人的优势在于不了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创造出新的创意与点子。一味地接受工作的交付,只能学到工作方法的皮毛,能思考应变的人,才会学到方法的精髓。学习动物精神12、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问自己:我是主管该怎么办才能有助于更好的处

6、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会减轻主管、共事者的负担,也让你更具人缘。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