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

ID:20207780

大小:70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0-11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_第1页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_第2页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_第3页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_第4页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5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李全忠糖尿病基础与理论学习班第十五讲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概念: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合并症,其特点是血糖极高而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细胞内外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本病预后凶险,死亡率高,值得临床医师高度重视。发病情况:多见于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2/3的患者发病前无糖尿病史,发病率国外报道占糖尿病人的5-10%,国内无类似报道。诱因及发病机制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几乎都有明确的诱因,在糖尿病的基础上,任何引起血

2、糖升高和/或脱水的因素均可成为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的诱因。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和造成脱水的因素都可成为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的始动因素。血糖升高糖尿病脱水血浆渗透压↑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应激:严重感染(首位)、外伤、大手术、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危象、心力衰竭、急性胰腺炎、中暑等。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痫药、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口服避孕药、心得安等。摄糖过多:大量静脉输入葡萄糖,静脉高营养,大量喝含糖饮料。合并其它内分泌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

3、胞瘤。引起脱水的因素利尿剂和脱水剂:双氢克尿噻、速尿、甘露醇、山梨醇、甘油果糖等。失水失血:外伤、咯血、消化道出血、血液病、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透析: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晶体渗透压:相对于Na、K等离子而言,细胞膜不允许它们自由通过,细胞膜即为半透膜。细胞外液阳离子以Na为主,细胞内以K为主,而细胞内外的阴离子差别不大。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的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细胞膜两侧的渗透压相等。因体液要保持阴阳离子的平衡,血浆渗透压可简单的以阳离子计算,约为280mmol/l。血浆

4、渗透压的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组成: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其中晶体渗透压占99.5%,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恒定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相等的,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胶体渗透压虽然占血浆渗透压的0.5%,对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至关重要,若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则可引起水肿。体液中各种成分形成的渗透压成分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Na14413710K54.7141Ca2.52.4Mg1.51.431Cl107112.74HCO32728.510HPO42211葡萄糖5.65

5、.63.7尿素444肌酸228肌肽45氨基酸14.6蛋白质1.20.24.5乳酸9.7总渗透压301.8300.5300.5血浆渗透压的维持晶体渗透压: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是Na,加上与之相对应的阴离子,占血浆总渗透压的90%,血浆钠离子的浓度直接影响血浆渗透压。非电解质成分有葡萄糖和尿素,它们的浓度对血浆渗透压也有直接影响。简易计算公式:血浆渗透压=(Na+K)2+血糖+尿素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主要与血浆白蛋白浓度有关,当血浆白蛋白减少时,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肿。血浆渗透压的调节下丘

6、脑:下丘脑是调节血浆渗透压的中枢,在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知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渴感和摄水行为,同时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ADH增加,使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同样,若血浆渗透压降低,通过上述的逆调节,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血浆渗透压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肾小管腔液的高钠抑制致密斑细胞的钠感受器,肾小球旁器细胞分泌肾素减少,减少醛固酮分泌,使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7、同样,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逆调节,使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平衡。但RAAS主要受血容量的调节。糖尿病高渗综合征的发病机理血糖升高致高血糖因素脱水糖尿病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性利尿ADH分泌水重吸收血液浓缩发病机理糖尿病人已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在上述诱因的作用下,使血糖进一步升高,葡萄糖的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机体脱水,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饮水减少;部分患者无糖尿病史,口渴时喝大量的含糖饮料,加重高血糖;高血糖本身抑制ADH的分泌,血浆渗透压升高。2型糖尿病

8、尚保存一定的胰岛功能,可抑制脂肪分解,同时高血糖也抑制脂肪分解,患者常常酮体阴性。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一)高渗状态对组织细胞的危害:血浆渗透压升高造成细胞内脱水,高血钠抑制钠泵,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脑细胞功能紊乱,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其它神经系统的表现。脱水的危害:高渗性脱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导致休克。严重脱水,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血液浓缩,粘滞度增加,易导致血栓形成,最常见脑血栓形成。高血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