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

ID:20212046

大小:8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09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_第1页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_第2页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_第3页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位支教老师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  一位支教老师的感人故事:感动中国:徐本禹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播种者:徐本禹文/杨凤山徐本禹,一个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普通大学生,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之一。当他站在央视的领奖台上泪流满面地向人们讲述他执教的那所小学,以及他深爱的那群孩子时,观众的眼泪

2、也止不住地流出来。他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而他却放弃了令众多学子羡慕的公费研究生的入学资格。徐本禹的事迹感动着国人,更感动着大水乡贫穷而又纯朴的父老乡亲。贫寒少年从徐本禹有记忆起,就知道村里最矮的土坯房是自己的家。父亲教了一辈子乡村小学,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资,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元,直到2003年转为公办教师后,工资才涨到了800元。这点工资几乎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所以,1999年初秋,当他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武汉,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时,心里是忐忑的、茫然的。他知道知识可以改变贫穷,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念完大学。其实,徐本禹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早

3、已被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看在眼里,挂在心里。不久,学院将他列入特困生进行帮扶,为他安排了一个打扫楼道的勤工助学岗位。当他领到第一笔勤工助学报酬时,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可以养活自己的人;当他看到同学们走过干干净净的楼道去上课时,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他从领到的50元报酬中取出7元钱买了两斤瓜子跟同学共享劳动的收获,剩下的43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用来资助山东费县一个叫孙姗姗的特困小学生。他后来回忆道:“钱捐出去以后,心里特别的高兴,毕竟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徐本禹在大学的四年中,通过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困难补助、特困生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得到上万元的资助,此外还得到

4、老师、同学和社会上好心人的资助。这些爱的甘露滋养了徐本禹的心灵。2002年秋,徐本禹作为华中农大唯一的学生代表出席了共青团湖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并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在这年,他还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6000元国家甲等奖学金,学校为他免了全年4000多元的学费。2003年夏,他完成大学本科学业,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同时还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生。山谷阳光徐本禹为什么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呢?那是2001年12月一个晴朗的周末,徐本禹像往常一样乘公交车穿过繁华喧嚣的街道,从武昌去汉口做家教。在做家教的过程中,他不经意地读到《中国少年报》上一篇报道《当阳光洒进山洞……》:“当阳

5、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里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镇子,1997年,这里有了自己的小学——建在山上的岩洞里,五个年级146名学生,三个老师……”读着读着,徐本禹哭了。他想起在乡村小学教书的父亲,想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觉得这一切是那样熟悉,又那样陌生。2002年6月,徐本禹同另外四个同学组成了赴贵州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达狗吊岩村,行李还没有整理好,徐本禹就直奔魂牵梦绕的岩洞小学。他后来写道:“当我走进岩洞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仅仅是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一、四

6、年级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无论怎么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差。”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深深震撼了徐本禹。不少农户辛勤劳作一年,收获只够吃半年,无力供孩子上学念书。最让徐本禹受不了的是课堂上孩子们的眼神。那一双双纯净如山泉、明亮如水晶的眸子,一眨不眨地望着你,那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憧憬。二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一晃就结束了,徐本禹要回校继续他的学习。狗吊岩的孩子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他身旁,把煮熟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他们一直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每个孩子都流下了眼泪,不停地问:“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徐本禹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

7、生。面对孩子们的眼神,他感到自己有一种无法回避的责任。他大声告诉他们:“明年我毕业了一定回来教你们!”他的声音在洒满阳光的山谷中久久回响。就这样,这个贫困大学生向孩子们许下了他的诺言。“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一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收获着泪水。”孩子们的泪水就像山泉沁进了徐本禹的心田。他知道,总有一天会长出新芽的。两难之择从岩洞小学回到学校,他强迫自己不再去想那些孩子,成天埋头复习,准备考研。2003年春天,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