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普速检规题库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

ID:20215116

大小:15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10-11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_第1页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_第2页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_第3页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_第4页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普速检规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速检规题库一、填空。1.为保证电气化区段的可靠供电,禁止由(供电线)、(正馈线)和(区间接触网)上引接非牵引负荷。对当地车站无电源,只能利用接触网供电者,经(铁路局)批准可允许由车站接触网引接少量的非牵引负荷,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与使用单位应明确分界,各自对分管设备加强管理,认真维护保养,确保接触网的正常供电。2.对位于轨道侧的回流装置,其设备维修分工规定如下:吸上线与扼流变压器连接时,连接钣属(电务段),连接钣上的螺丝和吸上线属(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3.全面检查具有(巡视检查)和(保养维护)的双重职能。全面检查可以在轨道作业车的作业平台上、车梯或支柱上进行。4接触网的巡视检查

2、应由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人员进行。5.接触网检测包括(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部分。6.根据监测结果,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标准值)(安全值)(限界)三种量值来界定。7.接触网检修分(维修)和(大修)两种修程。8.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的(实际状态)与(安全运行状态)之间出现不允许的误差或发生事故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的必要的修复,以重新建立接触网系统的正常功能。9.大修系恢复性的彻底修理。主要是整锚段的更换接触网含附加导线,并通过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增强供电能力),适应运输发展的需要。10.接触网检修计划分(年度监测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两部分。11

3、.接触网整体大修周期一般为(20-25)年。对繁忙干线和腐蚀严重的区段,根据接触线磨耗和锈蚀情况,可适当缩短。具体时间由实际的设备质量鉴定结果确定。12.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列车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检修“天窗”。单线区段不少于(60分钟),双线区段不少于(90分钟)。13.遇有危及安全的故障或缺陷必须立即停电检修时,(供电调度员)应于停电前通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根据(供电调度员)停电通知及时发布相关行车调度命令。14.接触网维修要认真执行(“记名检修”)制度,保证检修质量。每次检测或检修完成后,检测或检修负责人或操作人应及时填写相应的检测或检修记录并签字。15

4、.绝缘部件清扫周期,一般污区(2年),重污区(1年),1000米以上的长大隧道(1年),分段、分相绝缘器(3年)。16.160km/h及以上区段正线承力索和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架设张力应根据线材材质、额定张力等因素选取,且不应小于绕线张力,架设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20.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160km/h及以下区段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21.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160km/h及以下区段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22.接触线

5、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160km/h以上区段标准值为(设计值),安全值为(设计值±30mm)。23.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24.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25.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26.接触线和承力索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

6、有(两个接头)。27.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28.环节吊弦至少应由两节组成,每节的长度以不超过(600mm)为宜。吊弦回头应均匀迂回,长度为(150-180mm)。29.环节吊弦环直径应为其线径的(5-10)倍。吊弦磨耗的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50%)。30.整体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耗不得超过(20%“)。31.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32.吊弦安全运行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1/3)。33.弹性

7、吊弦辅助绳和简单悬挂吊索的技术状态应符合,在无偏移温度时两端的长度应相等,允许相差不超过(400mm)。34.弹性吊弦辅助绳和简单悬挂吊索的技术状态应符合,辅助绳和吊索不得有(断股)和(接头)。35.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36.软横跨横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37.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0mm)。38.硬横梁呈(水平)状态,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