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

ID:20215700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09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_第1页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_第2页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_第3页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_第4页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本文以《简析琵琶曲〈彝族舞曲〉的音乐形象》为题,阐释彝族的生活特征和所特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进而简要陈述琵琶的发展历程与日益发展的丰富表现力,特别是在该作品演奏中的技法运用与情感表达的艺术等。该文以《彝族舞曲》的情感艺术为主线,以民族风情为依托,分析并展现出作品以其欢快跳跃的旋律与切分的节奏,生动地呈现出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性格及对未来生活得向往,整首乐曲语言精练、一气呵成、犹如一幅载歌载舞的动人画卷。在有限的容量中所孕育出巨大的想像空间并赋予凝练精绝的形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听觉享受。本文着力阐述该作品中富有歌唱性的主题

2、、较强节奏的律动感、以特殊的技法模仿彝族特有的节奏型等,使其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综述该作品以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深深扎根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在器乐作品的传承中取其精华,使得演奏技法在达到音乐形象与情感艺术中不断创新,巧妙地将风格特点融会在作品演奏之中。《彝族舞曲》是一首风格新颖、独特的作品,在彝族民歌素材(彝族民歌《海菜腔》)和民间乐曲(《烟盒舞曲》)基础上,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并创造了“四指轮”新技法,形象地表现了西南山寨那恬静的夜景和青年人的欢乐歌舞。乐曲轻悠、朦胧,具有中国古典琵琶曲“文套”的品格,充满了民间色彩和时代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

3、性。它既继承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秀传统,又借鉴外来手法,做到推陈出新,是解放后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新生活的成功之作。一、简介1、琵琶演奏的发展与琵琶音乐的社会影响。我国器乐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器乐独奏以其独特表达人的情感方式,丰富了灿烂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从本世纪初开始,萧友梅等中国音乐家把西方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介绍到中国,西方先进的多声思维、功能和声体系通过我国专业的音乐教育得到了传授,使中国音乐出现了新音乐语言和形式。但是,东、西方在历史、文化以及不同民族音乐思维、审美习惯和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必然在音律、调式、和

4、声以及旋律的走向等方面表现出一些矛盾。全国解放后,我国的作曲家们在这方面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注目的成绩,但具有中国特色完整的器乐创作体系尚未形成。五、六十年代,是我国器乐创作(这里主要是指民族器乐、钢琴、小提琴等各类器乐以及大型管弦乐曲的创作)的一个辉煌阶段,首先得到发展的就是民族器乐创作与表演。在这方面,由于党和政府重视,在高等音乐学校里建立了民族器乐专业(或系),并建立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从事民族器乐教学和演奏的队伍,这支队伍在从事教学和演奏的同时,还挖掘、整理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器乐的传统曲目,同时也改编、创作了许多民族器乐新作品。因此,

5、一批专业和业余的演奏家队伍逐步建立起来,加上五、六十年代民族乐器所进行的卓有成效改革,使我国民族器乐在新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琵琶的发展:琵琶是我国主要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在我国音乐史中园园流长。古代文献中对于琵琶产生的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只是对它名称的由来作了说明。东汉的刘熙在它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写到:“批把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可见,“批”和“把”本是两种弹奏方法,这种乐器便以此为名。到魏晋时期则改为“琴”字头—琵琶,将其归于琴、瑟一类的弹拨乐器。琵琶究竟何时产生的呢?相传在秦代修筑长城时,劳动人明根

6、据鼗的形式创造出一种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演奏的弹拨乐器,名叫“弦鼗”。汉代的琵琶四弦十二品,用手弹拨,后世称为“阮”,又称为“秦琵琶”。公元4世纪,随着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有一种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或五弦)四柱、横卧胸前用拨子或用手弹奏的琵琶传入内地。后世的音乐家在这两种琵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到明清时期,琵琶的形制已大致和现在的相仿了,后来又逐渐发展,现在已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表现力最丰富、演奏技法最复杂、曲目最多的独奏乐器之一,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2、的介绍。王惠然(1936—)作曲家,琵琶、柳琴、演奏家。原籍浙江镇江,生于上海。13岁起学琵琶,195

7、5年考入单县越剧团,1956年考入北京公安军文工团。1957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获好评,并在莫斯科电台录制了《十面埋伏》、《阳春白雪》等曲目。尤其是录制了自己创作的《月下欢舞》,是我国第一首多声部的琵琶独奏曲。1958年调往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1960年创作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是一首在我国当代琵琶发展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琵琶作品。近年来又创作了《江南三月》、《金色年华》等琵琶独奏曲。另外,他不断对柳琴进行改革,把柳琴提高到独奏乐器的地位,1960年创作了第一首柳琴独奏曲《银湖金波》。还创作了包括《春到沂河》在内的很多优秀的柳琴曲和一些民乐合奏曲

8、,出版论文多篇。曾任香港中乐团和青年中乐团客座指挥。现任珠海女子室内乐团艺术总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